作为中国女排建立进攻战术的基石,全面、快速、多变的战术理念是需要队员的技术和能力的的足够支撑。高举高打的进攻战术不是不能用,是我们不能把这个过去的法宝当做我们的常规武器来用,更何况现在连女排都已经在高快结合的道路上义无反顾,我们更别说用这个套路来打败对手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录像我相信每个球迷都看了不止一次,除了当年现场直播带来的巨大震撼和过程的跌宕起伏让人喘不过气,在胜利到来那一刻我们都感同身受金牌来之不易。而其后回过头来再来看比赛,我们就发觉,相对于当时如日中天的网上优势,中国女排能够与以抗衡的只能是队员的基础技术的厚度和团队进攻配合的默契程度。
杨昊当年号称能够打出世界女子排坛最快的平拉开,其实她当年的进攻速度就算放在当下也是足够快。而周苏红在五号位接了一传之后跑动大半个场地到二号位打背飞,这样的跑动能力,现在的女排队员基本已经没有。前排两点攻轮次上,副攻张萍在冯坤身后的背快和背飞速度一样够快,而且她能在二号位打定点攻,张萍的跳发球和后攻一样出色,正是这些队员的个人技术已经达到足够高度,才使得陈忠和指导的战术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否则,以当时如日中天的加莫娃的扣球高度,我们在她前排进攻的三个轮次是一个球都没有拦到,拦住她主要是在她的后排进攻中。而看住了对方的索科洛娃,才是比赛胜负翻转的关键。
郎导执教的白金一代在里约奥运会中,除了朱婷是绝对的进攻箭头,惠若琪、杨方旭的进攻偷袭和地面防守同样不可或缺。而徐云丽、颜妮、袁心玥的网上能力,基本遏制住了善于打网上实力的塞尔维亚。而且里约奥运之后,中国女排就开始进入提速阶段,这也说明,教练组清醒的认识到,光靠朱婷一个人的高度强攻,是不足以稳固中国女排的霸主地位的。在经过2018年世锦赛的阵痛之后,2019年中国女排的整体速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朱婷在扣球时基本不会有全力起跳,她本身弹速就很快,在网口上基本属于一步就到位,虽然丁霞的传球高度还是不够,朱婷很多时候需要猫着腰去找击球点,但是速度上的优势还是得以转化为得分。
在进入巴黎周期之后,特别是在去年的世联赛和世锦赛的比赛之后,中国女排的硬实力下滑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龚翔宇在右翼的进攻开始强调速度,现在包括四号位的进攻也开始趋向于平快球。这其实是当年黄金一代平拉开战术进攻的复苏。不同的,是龚翔宇在前排没有周苏红那样的脚下速度,而且现在的发球攻击极强,接应如果在五号位接一传,不要说跑动到二号位打背飞,就算是跑动到三号位打前交叉都已经算是非常出色的能力展现了。所以,龚翔宇在前排不承担一传,就是为了保障她在二号位的快速到位,能够维持刁琳宇传出的平快球速度。而四号位的提速也是同样的道理。
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女排这么多年基本是仰仗左翼进攻,包括现在,这样的习惯并没有改变,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主攻手的全面和跑动能力提上日程也是必然道理。不接一传的主攻手现在在哪个队伍都没有。北京周期主攻+接应+自由人的一传体系保障大梅的进攻已经成为特例。其实,我个人感觉,当年北京奥运会如果由杨昊和王一梅做首发主攻,在大梅轮换到后排时由李娟替换,以保证后排的防守水平以及前排的进攻速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