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危险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动,而长途旅行,乘坐长途客车、火车硬座,特别是乘飞机经济舱时会增加 VTE 风险,所以医学上也把这种现象称作“经济舱综合征”。
长途客车、飞机经济舱等交通工具的座位又窄又挤,而且走动不便,特别是靠窗的位置,大部分人下肢基本上都是保持着不动或少动的状态。
下肢长时间的不活动,静脉血流速度会变慢,凝血因子水平会升高或活化,若再具备其他血栓形成因素,如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成分处高凝状态等,就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如果形成了静脉血栓,人恢复正常活动后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血管栓塞,即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出现腿部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和红斑;如果血栓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可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严重时咯血、晕厥,甚至猝死。
目前研究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与旅行时间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从飞行 4 小时后开始,每多飞行 2 小时,VTE 风险增加 18%~26%。
总体上,旅行后出现有临床症状的 VTE 发生率小于 0.05%,与非旅行者相比,旅行者的 VTE 汇总风险为前者的 2.8 倍。
目前医学观点认为:没有基础疾病或没有 VTE 形成高危因素的健康乘客不需要预防经济舱综合征。
尽管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旅行后 VTE 发生率并不高,而且静脉血栓形成通常需要具备三个要素:血流改变(即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成分改变(遗传性或后天性血液高凝状态)。
长途旅行似乎只增加了既往已存在的 VTE 风险,而不会导致一个先前没有 VTE 风险的人出现经济舱综合征。
近期(通常是 12 周内)进行过大手术,尤其是骨科手术(包括 6 周内的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大血管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及癌症手术;
1、使用弹力袜,即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GEC),也称逐级加压弹力袜(GCS),压力在 15~30 mmHg 之间。
许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并无先兆症状,但如果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出现下面症状,特别是高风险人群,需要警惕,及时就医。
1、腿部症状:腿部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和皮肤红斑时(通常累及单侧,但也可累及双侧)。此时应怀疑 DVT,建议立即就医。
2、肺部症状:DVT 如果发展为肺栓塞(PE),伴随或不伴随上述腿部症状,会有渐进式越来越严重的肺部症状,甚至休克(晕厥),有时该过程非常快,仅数小时或数分钟。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