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清远 >

恋空主题曲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时间: 2023-02-11 19:59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今年伊始,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这意味着中国的总人口已经开始减少。

  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从2016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便进入了连续5年的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跌到了0.3‰,短短5年下跌幅度超过95%,加上疫情影响,掉到负值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它比我们预计来得更早一些。

  这是继1960年自然灾害后,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健解释,如果说以前的负增长是天灾导致的“死亡主导型负增长”,那么如今中国人口则正在经历“生育主导型负增长”。

  中国人口死亡率从2010年开始基本维持在7.1‰左右,变动幅度从未超过0.1‰(除2022年外,7.4‰),死亡率的变化对中国人口增长率影响甚微,增长率下降,主要因为出生的人太少。

  尽管出生率下降是全球趋势,但不同国家也是有快慢之分。中国出生率的下降速度显然属于比较快的一类。

  在老龄化的往期文章中,四象曾揭示过,从1960-2018年,中国生育率下降的绝对值是4.12%,而美国下降了1.92%,日、德、英等老牌发达国家下降值普遍不超过1%。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还是那个从建国初期4亿人爆炸式增长到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但实际上,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国的生育率目前已经排名世界倒数第五,为1.175%。

  事实上,世界主要人口大国基本都进入增速放缓状态。从1970年到2021年,除了尼日利亚,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增长率普遍降低。这其中,俄罗斯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据俄联邦统计,2021年俄罗斯人口数自然减少约104万。

  继俄罗斯之后,增长率下降第二快的就是中国。由于14亿这个数字太过于庞大,老本看起来还可以吃很久,从前这个事实并没有引起普通大众的注意,直到增长率变成负数,以及隔壁印度弯道超车的趋势即将在2023年成为现实,我们才真正开始关注这件事的意义。

  全球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并不少,2021年,除去梵蒂冈、百慕大等人口小于100万的超迷你国家外,仍有34个国家在中国之前已进入负增长阶段。

  这些国家绝大部分(85%以上)集中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占领负增长最严重的国家前十名的所有席位。

  欧洲国家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西欧英法德意等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居民失业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并不需要“养儿防老”,子女数量增多反而会增加居民的经济和养育负担,影响生育意愿。

  而东欧国家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由于战争、民族分裂和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不仅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还有大量移民的情况,导致常住人口连年减少。

  以1972年就走上负增长之路的德国为例,政府规定,父母可共享长达14个月的带薪产假,以及与正常收入相当的父母+子女津贴。德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也从65岁逐步调整到现在的67岁。

  此外,还有引入外来移民,德国统计局初步统计,2022年,移居德国的人数比本国移居国外的人数多142万至145万人左右,虽然自然增长率为负,但总人口却增加了。

  从自然增长率来看,全国只有西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北京跟丹麦可相媲美,而上海则跟隔壁已被人口问题困扰已久的韩国不相上下。

  世界各国平均死亡率为8.76‰,而这个数字和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辽宁省接近(8.7‰),也就是说中国人平均死亡率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增长率仍较低,只能说明出生率低得更为严重。

  中国的出生率为7.5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16.94‰),低于欧盟(9.24‰)和北美(10.93‰)两大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

  以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黑龙江省为例,尽管从2021年的增长率数字来看,它比日本还是要高1‰的,但这是由于日本人口死亡率达12.64‰,反观出生率,黑龙江省就远低于日本了。

  除了黑龙江省,日本的出生率还高于北京、上海、江苏、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重庆、新疆九个省区市。

  “少子化”源于日语,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它与老龄化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人口结构。

  根据少子化的标准,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5%-18%的区间为“严重少子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这一比例为17.95%,仍处于严重少子化的范围。

  其实早在2011年,中国15岁-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就已经开始负增长。年轻人口比例减少,会导致劳动力不足、企业成本提高、国家养老负担加重、阻碍消费和经济发展等不利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恐慌,从全球经验来看,生育率降低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必然伴生的现象,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事。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表示,虽然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很难逆转,但可以改变行为,改变预期。

  不同的人口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毫无疑问的是,人口问题并不只是一个数字的转变,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