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多数村进入了冬闲时节。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大石柱子乡大闫杖子村粘豆包加工厂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拿面、放馅、攥实、团圆儿,眨眼间,一个个漂亮的粘豆包就包好了。
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粘豆包,成了村里增收致富的“新法宝”。自刘小丹担任大闫杖子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研究如何盘活用活农村资源,走上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她发现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制作当地特色美食粘豆包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就想到了建立粘豆包加工厂,采用“订单式”产销模式,既满足市民对美食的需求,又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自从村里建立了粘豆包加工厂,我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既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挣点零花钱,感觉挺满足的。”粘豆包加工厂务工人员康玲玲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县大闫杖子村粘豆包加工厂目前已经订出去了2000箱粘豆包,预计收入达到40万元左右,小小的粘豆包散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成了大闫杖子增收致富的“金饽饽”。
近年来,大石柱子乡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大对绊马河村“水稻田+河蟹”立体种养殖、东梨园手工红薯粉、大闫杖子村粘豆包等项目扶持工作,鼓励发展西梨园、河西村等新的产业振兴项目,成立产业联盟、联村“大党委”,形成“抱团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乡村产业振兴大文章。
大闫杖子村粘豆包加工厂只是该县盘活农村资源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该县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致力于打造特色富民产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新亮点。(刘颖)
近年来,宽城县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致力于打造特色富民产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新亮点。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