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年,蛇舞包公源。就在腊月二十三,国家级非遗项目包公洋蛇灯即将亮相包公故里文化园及和睦湖畔,一起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过一个热热闹闹的“非遗中国年”。
伴随着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肥东这项与蛇相关的春节民俗——包公洋蛇灯,再也“藏不住了”!今年小年,包公洋蛇灯将在上午从包公故里文化园出发,并于小年夜在和睦湖畔正式启动“非遗中国年 蛇舞包公源”国家级非遗包公洋蛇灯走安徽活动。
包公洋蛇灯起源于包公镇大邵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舞蹈独具匠心,制作工艺复杂,于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包公洋蛇灯每18年才会“出动”一次,每次增加一节,目前蛇灯已长达135米,难得一见。
“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舞动的洋蛇灯,不仅是肥东民间艺术的瑰宝,更象征着勤劳的肥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璀璨气派的包公洋蛇灯,还有浪漫的花车巡游、可爱的“元小鳌”助阵现场,肥东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也将集中亮相,打造“非遗大联欢”,让广大市民游客一站式感受中华非遗的精髓。
通过国家级非遗创新赋能百姓节会,国家级非遗包公洋蛇灯走安徽活动精彩不停歇,从小年开始,还将在长临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等地接连上演,这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将为肥东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