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代起亚COO杨洪海在网上开撕王传福,带动了一场起亚与比亚迪的口水战,引起了业内及网友的热议。
事件的原委,是杨洪海先在网上发表了“15万内坚决买油车”的观点后,引起了一些议论。或许,因为支持秦PLUS DM-i车型的用户较多,且看法存在片面,给杨先生的博文留下了风言风语,导致他又坐不住了。
接着之后,他又发博文喊话王传福,表示自己受到了比亚迪水军攻击,并请王先生教育好好团队。同时,他还请王先生反思一下自己的比亚迪产品,并且说BYD是一句骂人的话。
就这样,这些言论在网上引发了行业热议,还有不少人表示:现代·起亚是着急了、害怕了。那么,作为一个全球销量前三的韩国车企,真害怕比亚迪了么?
提起起亚,也是一个经历了近80年的老牌子了,于2000年开始和现代汽车一起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就实力而言,现代·起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车企巨头,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据日前现代·起亚公布的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其全球汽车总销量达到了6848198辆,是继丰田、大众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当中,起亚为集团贡献了2,903,619辆的销量。
如果,再单独看起亚品牌的营收利润,那也是实力相当不错。起亚2022年度总营收达14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29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为7.9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8.4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单独来看,即便是单一品牌起亚,也有足够好的销量。而从整体来看,现代·起亚整个集团在全球排名第三,实力相当强劲了。
但是,为何现代起亚COO杨洪海突然要在网上发表观点,被别人的风凉话逼急了,又将矛头直指王传福,是害怕比亚迪了么?
有意思的是,杨洪海先生在怼王传福的博文中,发起了几大反问,比如:“何时能标真实里程数?”“何时海关乘用车出口数据第一名是你?”“何时你可以不弄虚作假?”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表示这无不体现出杨洪海开始着急了。
如果细看,确实看得出来他是急了,不着急也不至于这么问。因为,作为一家大企业的高管,何以至于亲自下场怼网友,隔空喊话王传福?如果说,起亚在国内的成绩比比亚迪好,品质更过硬,完全可以用数据说话,没必要如此开撕。
据统计,2022年起亚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仅有9.4万辆左右,占国内乘用车市场的0.5%左右,而比亚迪的销量可是在186万量级的。以最新的数据来看,比亚迪今年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单月就达到了15.13万辆,单月比人家一年都多。
从数据上来看,起亚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与比亚迪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可以说,比亚迪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对手,因此,当杨洪海先生喊话王传福时,比亚迪就回应一句:祝起亚的COO新年工作顺利。
不得不说,比亚迪的轻描淡写,与杨洪海先生的百般喊叫成了对比。其中的意味深长,是个明白人都知道,一个淡定一个急跳墙了,这不是害怕么?
就以刚上市的新车作比较吧,起亚新K3起售价11.29万,刚上市就给出2.3万元的最高优惠,等于起售价8.99万元。可是给出了这么多优惠,也没有什么销量,1月仅售出近千台。
而在不久前,比亚迪新车秦PLUS DM-i冠军版直接杀入了起亚新车的主场,起售价为9.98万元,而且上市一周订单破3.2万辆。这场厮杀下,新K3完全处于劣势,一边火爆一边遭受冷落,也因此引发了那场网上的口水战。
当然,这种主场失落,让在国内市场已边缘化的起亚可能更加危险了,而比亚迪的增长趋势也会让起亚害怕。
其实大家都有感觉,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持续在扩张,也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对于这一点,起亚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过硬的核心技术,来让国内消费者建立忠实度。比如,特斯拉就有过硬的智能化软件技术、三电技术、OTA技术、FSD自动驾驶技术,值得一部分消费者信任。
而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也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巨头,自研的刀片电池动力续航出色,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如果说起亚想要追赶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它要面临的挑战还很多。
或许,正因在新车赛场失利,起亚把比亚迪当成了一大竞争对手,起亚高管才会开撕王传福。表面上看,仅仅是网络上的口水战,但背后却有解不开的担扰与害怕。不过,网上的怒怼并不能翻盘,汽车品牌终究还是要靠核心技术及特色品质说话。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