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常德市漢壽縣把農村改廁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工作內容,用好“領、嚴、實、深、管”五字訣,落實農村改廁民生工程工作任務,有力推動各項工作扎實穩步推進。
“領”字為先,抓統籌迅速推進。召開全縣農村改廁工作專題會議,合理布局,科學設計,從鄉鎮村的人口規模、改廁現狀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總結衛健、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部門改廁工作經驗,加強與住建、水利、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開拓創新,試點示范,全縣“一盤棋”統籌推進。在10月底前可全面完成1000座戶廁和7座公廁新建工作任務。
“嚴”字為要,抓摸排全面整改。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戶廁問題排查整改的通知》《關於做好2022年度全縣農村改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迅速開展摸排“回頭看”,根據各部門提供的到戶清單,通過查閱改廁台賬、驗收記錄、資金獎補情況和入戶走訪等方式對各級財政支持改造的衛生廁所逐村進行全面排查,確保不漏村、不漏戶、不漏項。截至7月底,排查81個村農村戶廁50276個,發現問題廁所6個,其中廁具問題3個、糞池問題2個、糞污處理問題1個,均已整改到位。
“實”字為本,抓質量注重品質。對有改廁任務的村採取“四議兩公開”的方式實施項目,簡化流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由鄉鎮黨委政府嚴把廁具產品質量和施工質量,堅持質量優先、務實推進,施工過程全程監督﹔出台縣級改廁技術、施工標准,積極推廣農村改廁典型范例,以點帶面、積累經驗、形成規范,建立完善農村改廁“一戶一檔”“一村一檔”建檔立卡制度,做好信息公開、竣工驗收,真正把廁所建好用好。
“深”字為基,抓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農村廣播、標語、微信、小視頻等手段,以群眾聽得懂、易理解的方式做好農村改廁及日常使用宣傳,發動群眾支持參與改廁,樹立群眾文明如廁、日常管護、衛生防病的意識,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知曉率、支持率、使用率。強化技術指導,選擇“三格式”“四格式”化糞池廁所或污水集中處理等模式,組織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採取現場教學、新媒體教學等方式,開展“首廁過關制”培訓,以實戰促進改廁技術提升。實現年度改廁任務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以上,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達到85%以上。
“管”字為常,抓鞏固形成長效。建立健全農村廁所長效管護機制,堅持“建管並重”,建立縣鄉村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分級管理,壓實責任。探索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著力解決糞污出口、廁所日常管護等難題,同步推進糞污利用,努力實現糞污處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將農村廁所管護納入鄉村振興年度考核,與鄉村振興督查相結合,開展農村改廁管護常態化督查,對改廁管護工作不力、工作滯后的進行全縣通報,堅決防止“重建輕管”現象發生。(張智棟)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