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惠州 >

9个人中1个是老板这地方真有点神奇

时间: 2022-08-06 07:32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而现如今,温州引以为傲的体制之外的生命力,在靠着知识、信息、资本精细化运作的市场里,少了些张扬。

  温州多山多水,地处浙江最南,依山而建,三面环山,有江有海。少数的山与水是城市景观,数量多了便将城市割裂。据测量数据显示,温州全市陆域面积为11612.94 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陆域面积1159.33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杭州全市陆域面积为16853.57平方公里,市区陆域面积为8292.31 平方公里。

  没有大面积的可建设土地,山也主要是石头山,自然禀赋实属一般。不算优越的先天条件,使得温州向外生长的力量鲜活而生猛。在市场经济体系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上世纪,时代面前,这股力量为温州打开了一片天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农民自建的专业市场与家庭工厂遍地开花。从桥头钮扣市场开始,柳市的低压电器、金乡的徽章、萧江的塑编,开启了温州发达的商品经济。桥头镇街道上钮扣店挨着钮扣店,成为一道奇特的景观。

  温州是浙江“一镇一品”的典型案例。永嘉桥头集中经营售卖钮扣、拉链,桥下镇则是“中国教玩具之都”,这里的教玩具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此外还有乐清的螺母、瑞安塘下镇的阀门等,也是这种小商品的样本。制造业小商品在这个时代显得不够性感,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市场经济的暖风吹来。这段时间集中出现了一批颇具知名度的民营企业。

  定位以休闲服饰为主的大众日常生活方式品牌“森马”创办于1996年,专业制作鞋、服饰的红蜻蜓创始于1995年;一家鞋厂于1998年在永嘉县城开出了国内第一家皮鞋自营专卖店,即奥康鞋业,2002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从而改写了温州产业无中国名牌的历史。

  同时,广大的温州人开始集体寻往外地开商铺、工厂或承包工程。温州店逐渐扩张成温州街、温州商贸城,温州模式自温州本土向外复制。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温州很多经营者失去外贸订单,使得众多脆弱的企业资金链断裂。2011年起,跑路潮与倒闭潮使得温州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

  2019年8月5日,温州市市长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温州专场发布会上透露,

  全国由温商控股的上市企业超60家,是温州本土上市企业的2倍左右。近250万在外温州人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创造了60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温州市的年GDP总和。温州在外经商的人数众多,人们印象中的温州人,其实是指“温商”这个群体。而温州这座城市,则安静地站在温商身后,述说着辉煌和迷茫、困境和希望。

  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民营资本的生存风险本身就极大。遇上金融危机,非理性和不稳定的缺点便会被放大。

  而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些年,温州的深层矛盾使得温州的发展显露出疲态。深究原因:经济发展中,思维与视野囿于过去的经验,追求工业规模,难以构建高溢价的品牌,城市化进程中又遇到一些或客观或主观的障碍。

  根据《2018年温州蓝皮书》,“创业创新的人才资源不足”这个问题,已经连续三年被认为是温州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瓶颈,外来人才难引进,本地人才难留住。温州近年来,面临着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人才引进困难的考验。

  2019年末温州常住人口为930万,比上年增加5万。但对比杭州,差距明显。杭州在2019年末常住人口为980.6万,比上年增长了约33万。温州按照这个速度,成为千万人口城市,需要很长的时间。

  房价。温州的GDP在2019年重返全国30强时,全市生产总值6606.1亿元,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90元。根据链家的在售房源价格统计得知,截止9月15日,温州的老城区鹿城均价为2.44万/平米,瓯海为1.96万/平米。GDP已迈入万亿行列的无锡市,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47元,两项指标均超过温州,而无锡的核心区域滨湖区均价为1.55万/平米,梁溪区1.63万/平米。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成都,其最贵的两个区域:锦江区均价2.34万/平米、高新区均价2.32万/平米,依然比温州的鹿城区要低。拥有武侯祠的武侯区为1.62万/平米。

  在温州没有自己的车会造成出行困难。温州地质软,地铁造价成本过高。难以入地,温州转而从天上架轨道交通,即S1线,是“国内首创的第一条市域铁路”。但因为站距较大、未形成交通网络,经过的站点无法满足市民基本的日常出行等原因,单线客流量一般。目前温州市民依然主要依靠公交车和BRT出行。S线系列正在进行中,未来还将完善M线路。交通会影响城市要素的流动速度。方便更多人出行和换乘是重要的,温州市民翘首以盼着交通连成网络后,每条线的价值都能发挥出来。

  2019年温州第三产业占比55.1%,比2010年的44.4%上升10.7个百分点。对比之下,杭州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63.9%比2010年的49.3%上升14.6个百分点。可以看到,温州这10年在提高第三产业产值上进行了系列探索,虽然有些慢。

  2006年10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并以此作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正在建设的项目较多,一些工程可能几年尚未完结。除了鹿城瓯海等一些已较成熟的区域,温州看起来如同一个不需要滤镜的娄烨电影取景地。不破不立,这个过程显示了温州市政府做出变革的决心。

  初衷本为“大建大美”,高成本的拆迁之后,城市的建设似乎朝着“文化馆”、“公园”的方向前进。的确,城市逐渐变得美好和舒适,会吸引人们驻足。

  但近距离观察温州40年的经济学家周德文认为,培育新兴产业和绿化环境并不冲突。城市规划涉及的学问颇多,要在深刻理解城市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长远的打算。

  ,培育新的动能,赋予这座城市以新的生命力。于温州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优惠的工业用地价格、优质公路、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针对性的人才政策等等。在《温州城市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能看到温州有关于产业的野心与期待:聚焦数字经济,打造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高地,“重点沿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浙南科技城等平台布局数字经济新业态载体,争取落地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互联网大厦、创新创业新天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等项目,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容发展和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建设。”

  2020年8月17日,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为温州汽配行业首家、全市第23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

  据温州市金融办人士介绍,目前温州上市公司累计35家。除了前文提到的几家有名的上市公司,还有意华股份、迦南科技、佩蒂股份、华峰氨纶、伟明环保、金龙机电等。从已上市的温企发展来看,在经营指标、技术研发、人才结构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层次,形成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科研集聚,企业有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动力。

  温州具有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温州人骨子里有着那份不服输与敢闯敢拼的精神,在外打拼的温商调动资本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温州的未来也取决于某些变量,比如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