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拼搏奋斗,到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基层干部是党的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他们的能力、素质、作风,不仅关系到各项政策的落实,更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基层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基层无论什么职位,都要尽职尽责为老百姓着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扮演好三种角色。
做好“学生”,就是要勤学好问。作为基层干部,需要学习理论,学理论是为了保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人清醒,看问题有自己的主见,可以做到不因他人议论而变化,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只有政治上的坚定,才能坚持党的基本理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会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基层工作方法方式,做工作时多为群众考虑,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强化规矩意识,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媒介。通过有目的学习,寻找解决的办法,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推进工作。
做好“老师”,就是要宣传解读。政策的解读和宣传是保证基层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目的,从而增强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同时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基层干部职位虽低,但权力并不小,在面对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时,要做到严于律己,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克服内心的私欲,不谋私利,谨慎用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大政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
做好“表率”,就要求真务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定要发挥好示范作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不避难、不畏险,主动担责担难,以坚强的意志品质锻造过硬的工作作风,发挥“主心骨”作用,带头冲锋,以上率下。要脚踏实地、狠抓落实,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一个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办事的人。确保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新成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