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AI技术应用的逐步成熟以及应用门槛的降低,通过换脸换声以假乱真实施诈骗成了不法分子作案的新趋势。AI新型诈骗就是乔装后的“狼外婆”,诈骗团伙如同一只只变色龙在人群中悄然潜伏,搜集个人隐私数据和行为习惯。待到作案时机成熟,便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己的形象置换成受害人身边熟人,连声音也模拟得惟妙惟肖。骗子披上数字伪装后,受害者难以辨别对话对象的真伪,被假象蒙蔽,造成个人财产的损失。
AI新型诈骗手段极具迷惑性,对公众的防范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频验证的方式已不再万无一失。这提醒我们,个人反诈意识需要与AI技术的发展同步升级。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外,还要增强网络信息的全渠道核实意识。尤其是涉及财务往来,仅从网络渠道核实容易掉入骗子的圈套,务必要通过电话、见面等多渠道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转账。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报警。
除了公众个人的防范,政府和技术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提出针对AI新型诈骗的有效应对措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期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数据合规性、生成内容合法性提出进一步要求。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技术滥用问题,需要进一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如明确划定违法行为的责任和惩罚措施,以及提出维护公民隐私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科技企业也理应加强内部监管,技术研发方面需要加强自律和伦理规范。在对外输出AI技术应用时,须遵循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确保技术的合法使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AI技术生态,加强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技术的潜在风险。同时,加强投资和支持安全技术的研发,共同打击AI换脸和换声技术滥用行为,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付出努力。
加强公众的防骗意识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公众需要进一步了解AI换脸和换声技术的原理和风险,提高对网络诈骗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警惕性,培养大众的科技素养,不轻易相信和传播AI生成式等未经证实的信息。(张 倩)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