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相比,江苏“十三太保”中,11个城市调降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淮安与去年保持一致,仅连云港不降反升。
具体来看,苏州、南京、无锡、镇江等苏南城市增长目标最低,为5%。淮安、连云港增长目标最高,达到7%。
此前, 宿迁经济总量长期位居江苏末位,2022年上半年经济总量1750亿元,以12亿元的微弱优势反超连云港,摆脱了“江苏十三妹”的称号。
2022年,宿迁经济增速为4%左右,连云港为3%左右,两市经济总量预计均突破4000亿元,连云港的排位仍然岌岌可危。
双维智库联合创始人孙书荣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江苏各市经济今年最大的看点就是连云港能否反超宿迁,宿迁和连云港的“十二哥”之争似乎进入了白热化。
“连云港的潜力还是大于宿迁的,尤其是石化产业慢慢起来了。”孙书荣分析指出,去年,连云港多个县区围绕依托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开展产业链招商。比如,东海、赣榆、灌云、灌南主动“挂牌”石化基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一大批非化的下游项目在港城落地生根。
数据显示,2022年,连云港16个省重大项目中的13个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7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2.3%,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跳出连云港看,连云港已经完成大石化基地布局,从北面的赣榆到南边的灌南,俨然已经是石化重点布局之地,有的去年已经投产使用。”孙书荣进一步表示,尤其是“石化航母”正式启航,必将给连云港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经济指标也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他看来,石化是连云港撬动经济产业链的重要支点,由此展开布局,诱发多点效应,今年或将带动整体经济复苏回升。
其特别强调,今年将聚力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核心战略,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长三角重要新能源基地、具有全球竞争力“中华药港”、全国知名“中华材料港”和先进高端制造业集群,规划建设综合性海洋经济产业园、海洋产业孵化载体,加强在海洋生物医药、渔光互补等领域探索,着力开辟海洋新兴产业新赛道,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并重,推动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扩链,构筑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连云港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而外贸进出口增长10%以上。”孙书荣说,今年外贸增长目标是有所下调的。
数据显示,2022年连云港外贸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为稳定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1-11月,连云港外贸进出口实现963亿元,增长15.7%,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元”,创历史新高。
抢占海外商机,连云港也没有落后。1月9日,由连云港市商务局组织的赴哈萨克斯坦招商团组正式启程,这是疫情以来连云港市组织的首个赴境外商务招商团组。据悉,招商团组将扩大双方在投资贸易和港口物流领域合作,开展商务洽谈,进一步拓展招商渠道,推动企业与中亚国家重点企业签订订单,稳定外贸进出口。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