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阳江 >

有关同甘共苦(tóng gān gòng kǔ)这又是什么梗?

时间: 2025-07-10 07:56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近日,深圳网友求助,有个“看不见的人”在5月6日凌晨2点多,使用小杨的个人信息通过一个网贷APP——分期乐贷了49920元,并连续三天在凌晨时分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把这笔钱转走了。

  小杨是一名00后,刚毕业上班没多久。“我上高中的时候用过分期乐,像用花呗一样可以即借即还。”小杨称,他近几年都没有在分期乐贷过款,但最近来深圳工作后,有时候手头紧,就重新用上了分期乐。没想到,自己会被用了这么多年的网贷APP“背刺”。

  5月10日,小杨突然发现,自己一张没有存款的银行卡莫名其妙收到了一笔49920元的转账,“我打开手机银行一看,来款来源就是分期乐。”小杨还发现这笔贷款是在5月6日凌晨2点51分申请的,7分钟后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中。“但当时我在睡觉啊!谁会在大半夜申请贷款呢?”

  这笔“无中生有”的贷款吓坏了小杨。而且他发现,这笔贷款已经被“人”陆续转走了一部分。“5月6日、7日、8日凌晨,我的银行卡共有七笔数字人民币兑出记录,共29983元。”

  “5月10日我去报警,警察说需要我去固定证据。”当天晚上,小杨守着手机,经历了文章开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看着那个‘人’控制着我的手机,输入密码、又转走了两笔钱。我想去阻止,但是手机没有一点反应。”等小杨终于能操作手机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数字人民币账号被异地登录了。

  5月11日上午,小杨和家人前往银行对这张银行卡进行了挂失,当天下午他再次前往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莲塘派出所进行了报案,5月12日莲塘派出所对小杨被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一案进行了受理。

  “警方对这张银行卡进行了冻结,同时也对转出资金的去向进行了调查。”但结果并不乐观。小杨告诉记者,这些转出的钱都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操作的。

  “因为缺少使用场景,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没有使用过数字人民币。”小杨姐姐解释说,深圳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用户在各银行开户的时候,其储蓄卡都会自动开通数字人民币功能。据了解,数字人民币钱包为四类钱包,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办理,“但警方说收款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分别是8个未实名认证的手机账号,资金去向追查难度很大”。

  “在报案时,我还发现我的手机中出现了一个名为AXY player的软件,这个软件在手机桌面看不到,是通过查手机使用记录时才发现的。”小杨姐姐说,这个软件在5月6日、7日、8日的凌晨,一直在频繁地自启动,进行屏幕录制或截取等功能。

  在小杨提供的电子版贷款合同中,该合同中的贷款人为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同时所有借款人需签字的地方均为打印字体。小杨表示,办理贷款时没有对借款人进行身份核验“贷款是怎么发放的呢?”

  广州银行表示,的确与分期乐存在合作关系,如果是通过分期乐办理的贷款,还是需要和该平台进行沟通。

  分期乐工作人员表示,“小杨是平台的‘老用户’,所以在发放贷款时直接确定贷款订单、输入密码即可。”工作人员解释,平台用户在注册账号的时候就会完成一整套身份核验流程,“如果账号存在换设备、换手机号等异常情况时,才需要用户重新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小杨告诉记者,出事后,他曾多次联系分期乐,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打电话只有线上机器人客服回复说要按时还款。”

  同时,小杨及家人还将该情况反映给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但这些部门都表示,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属于其审批设立的金融组织。

  眼看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就要开始还款了,5月21日,着急的小杨来到了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协商。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该笔贷款是按正常流程发放的,小杨需要按合同还款。

  5月28日下午,分期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月21日我们公司曾向求助人提供解决方案,只用还本金即可,利息已经给他减免了。”但如果对方能提供警方的立案证明,分期乐愿意进一步协调沟通。

  5月29日,记者接到最新消息,深圳警方对小杨被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一案进行立案,小杨说,“我现在已经拿到了立案告知书,接下来我会继续和平台进行协商。”

  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郑州)律师刘芬宇认为,可以让公安机关要求分期乐平台提供贷款申请的设备指纹、IP地址、人脸识别记录等以确认是否为小杨本人操作。且可以凭借立案告知书要求分期乐平台暂停还款义务,并书面承诺案件结案前不催收、不上报征信。

  为了避免大家遇到类似情况,刘芬宇律师建议可以将长期不用的网贷APP彻底注销账户,解除银行卡绑定;所有金融类APP开启指纹、人脸识别、短信验证认证,避免仅凭密码操作的情况;定期检查所有APP,禁止金融类APP的“无障碍模式”“屏幕录制”等高风险权限。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