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汕尾 >

闽清:挥毫泼墨绘就“醉美秀洋”

时间: 2024-09-11 20:05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周末,10岁的林梓煊和家人从闽清城关出发,驶向塔庄秀洋。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他也要赴一场和书法的约会。

  秀洋村位于塔庄镇西南。近年来,秀洋村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显着成效。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振兴三星级村等。

  值得一提的是,秀洋村也是首批省级美育培育村。这个特殊的称号,要追溯到乡贤、中国书法家会员、闽江书画院院长、闽清县第五届道德模范黄以桢的回乡。

  “年纪大了,也想着回报家乡,为乡亲们做点事情。”在武汉商界奋斗了半辈子,黄以桢决定回到老家秀洋。回乡之后,看到村民晚上在外乘凉,却没个遮风挡雨,聊天歇脚的地方,便和村里一同出资修建了一个亭子,取名为积善亭。

  而今,这座亭子矗立在村中的小溪边,与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农田相伴。亭子的另一侧,170米长的进士文化长廊延伸而去,沿长廊漫步,闽清古代三大状元、虎丘六叶黄氏历代进士名录、虎丘黄敦后裔五状元……一段段历史,在廊间娓娓道来。

  “秀洋的人文历史资源颇为丰富,村内有始建于五代时期的黄氏二叶祖厝,也有传承至今的黄文焕进士牌匾等文物。”秀洋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芳介绍,近年来,秀洋村与黄以桢等乡贤合作,建成进士文化长廊、福文化广场等项目,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护国积善、诗礼传家”的虎丘家国文化,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文化传承,关键的载体是人。在打造一系列文化项目的同时,秀洋村另辟蹊径,建设书画研学培训中心,打造公共文化与旅游的创新空间。

  “培训中心同闽江书画院积极合作,定期举办书画展览、书画研学、国学讲座、诗歌采风、亲子教育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现已举办十余场。”黄以桢说,培训中心内展出众多着名书法家作品,也提供讲座培训互动体验区,可开展线上线下书画诗歌国学培训,交流体验互动等。

  走上三楼,小篆、行书、隶书……孩子们的书法作品挂满了教室的三面墙,也见证了他们热爱书法的拳拳之心。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孩子的年龄在10岁左右。“不仅是秀洋村里的孩子,塔庄镇上,还有城关的孩子也特意赶来学习书法。”黄以桢介绍。

  刘芳表示,书画研学培训中心的建成,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及村里的文艺氛围。闲暇时,不少村民常常带着家人来到培训中心,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现在村里的小孩几乎都学了点书法,美育成效十分显着。”

  据悉,未来秀洋还将依托虎丘文化、进士文化等资源,打造“四海秀洋”福文化主题园区和福建省诗词楹联创作文明实践示范基地,推进村庄生态与田园、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现已建成的闽江书画研学基地、进士文化长廊、福文化广场等均为一期项目,后期还将投入900万元,建设村诗精品公园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诗海秀洋”主题园区。

  记者了解到,依托培训中心,秀洋村还着手编写《诗情梅邑》诗集初稿,涵盖了描写全县271个村庄的村容村貌的271首诗歌,现已基本完成初稿。

  “未来,闽清县将协助秀洋村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闽清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阮冠达)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