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渤的专业和聪明程度,我想他不会看不出这个剧本的虚浮和烂俗,也应该能料想到播出后大范围的负面反馈。
工作不顺心、前女友耿耿于怀、夫妻感情告急、孩子叛逆、父亲古板倔强......一大堆问题亟待他解决。
一是开头,汽车销售公司的中层领导边亮,在自家带楼梯的几层大豪宅里,跟老婆炫耀自己即将升职,被内定为副总。
可回归现实,先不说一个中层领导是否住得起大豪宅,一个高档小区大概率也是不会出现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乱停现象的。
挤电梯还要故意魅惑地蹭蹭对方胸口,随后还拉着黄渤老师去拍了套婚纱照,让公司同事散播两人谣言。
原来前女友当年为他意外怀孕,从此丧失生育能力,这次回来是为报复黄渤,以绯闻为要挟,要赶他辞职呢。
既然是反映社会现实,那么都市剧最忌讳的就是剧情“不现实”,一旦虚浮,就显得假,一旦假了,就无法让人代入,更无法共情。
2000年,26岁的黄渤第一次做演员,拍《上车走吧》,饰演一个瞒着家人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工,就因为外形太过逼真,闹过两个乌龙。
然而即便如此贴合“底层”,但真实的黄渤并非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小人物,他与王宝强的区别就在于此——
妈妈带他去工厂参观,让他体会劳动的美好,黄渤听着机器咔哒咔哒声,心里想的却是“以后可千万不能干这个”。
后来,唱歌事业陷入低谷,黄渤觉得乏味,又跑去跟韩国人合作开机械厂,整天夹着公文包,里头揣着几万块,拿着大哥大在酒桌间打转。
这些年来对他的争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2013年春节档和2014年国庆档,各同时上映了他的3部电影,让黄渤站在了影视业的巅峰。
当名利裹挟着他,不得不在票房和表达之间做出妥协;当连轴转的日程,压榨了生活的时间;当身边再也看不到“真实”的人,只有洋溢着的不知真假的笑脸;当日复一日相似的工作,让他找不到奔波的意义;当粉丝的追捧,将他捧上神坛,而他清醒地觉知到那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时,一切就变了。
“为什么老是想找到新的东西,其实新的东西它代表一个希望,也代表一个危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你又能找到一些东西。找到的这些东西就是可以和不安全感相对抗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