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汕尾 >

多金融数据超预期资金加速输血实体

时间: 2022-07-05 17:57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最新出炉的3月多个金融数据增长超过预期,显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也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打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效果逐步显现。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也将支撑金融数据持续向好。在4月10日举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作为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存款基准利率要长期保留,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贷款利率的下行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

  无论从3月还是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尤其是3月金融数据,整体大幅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3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比上月多增约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6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比上月多增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19万亿元。就整个一季度而言,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47万亿元。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了7.44万亿元,这个水平是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多增了1.13万亿元。3月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新增3.15万亿元,同比多增了1.19万亿元。二是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力度加大。企业债、股票、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增加,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债券净融资1.77万亿元,同比多8407亿元,其中3月份当月企业债的净融资9819亿元,是单月企业债净融资的最高水平。三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大力支持政府债券融资。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长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月以来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在量、价两个维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政策效果在3月得到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资金通过信贷、债市两个渠道,大规模流向企业。

  “企业债融资单月增量达到历史峰值,足见目前低利率趋势下,企业债券融资需求恢复的积极性,这将有利于国内融资结构的优化和改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除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外,3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也出现明显反弹,重回双位数,达到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

  阮健弘指出,M2增速上升较多,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一季度是经济增长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同期,在政策的引导下,银行信贷投放较多,推动M2增速大幅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贷款及居民贷款增速均有回升,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由降转升,表明随着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居民消费生活显示出积极变化。

  居民贷款方面,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都有明显回暖。其中,短期居民贷款净增5144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增量水平,同时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净增4738亿元,略高于去年同期。

  “住户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其信心增强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增长。”阮健弘介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居民消费信贷大幅减少,但3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月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094亿元,扭转了2月份净下降的走势。其中,3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472亿元,其他消费贷款新增262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居民短期贷款继上个月负增长之后转正,说明随着生活秩序恢复,被疫情暂时抑制的居民需求开始回升,餐饮、******、郊游等短期消费恢复较快,购房等中长期贷款尚待逐步恢复。

  阮健弘透露,从目前掌握的信贷需求情况看,随着疫情减缓和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资金需求得到足够恢复。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需求也会逐步释放。此外,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逐步开工,相应贷款也会增长。统计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预期指数比一季度高出17.1个百分点。

  数据回暖,表明实体融资需求的回升,亦表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明显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工具?下一步央行是否还会进一步降息、降准?对此,孙国峰在发布会上一一予以回应。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实施三次降准。在最近一次定向降准后,有4000家左右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到了6%。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这也是相对较低的水平。孙国峰表示,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多种工具,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还有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还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提供流动性,所以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而针对最近的市场焦点——存款基准利率,孙国峰再次明确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对于维护存款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竞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长期保留。

  他还表示,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以来没有调整,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就不变化,实际上存款利率的上下限都已经放开了,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近期已经有部分银行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下降,反映了市场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随着近期央行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一些市场化的类存款产品利率明显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正在实现两轨合一轨。另外,随着LPR改革深入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和市场接轨。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贷款利率的下行也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他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足,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温彬表示,总的来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通胀开始高位回落,为货币政策操作打开了更大空间。(张莫向家莹)

  日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蔡大伟教授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姜雨教授团队在马属动物古DNA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尽管疫苗技术取得了重大而惊人的进步,但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识别受感染的个体。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抗体的新方法,用于快速可靠地检测新冠病毒,且不需要血液样本。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种子能引来胡蜂这类肉食性昆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提供的信号能直接或间接指示昆虫猎物的存在。”论文通讯作者、版纳植物园研究员王刚解释说。

  每一种矿物都有一段历史,每一颗石头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据1日《美国矿物学家》月刊发表的两篇论文,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为期15年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地球上每一种已知矿物的起源和多样性,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将有助于重建地球上的生命历史,指导寻找新的矿物和矿藏,预测未来生命的可能特征,并帮助寻找宜居行星和地外生命。

  大豆育种如何突破父母本花期不遇瓶颈?如何实现异地品种杂交?我科学家对大豆花粉超低温保存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实现了大豆花粉异季和异地应用,打破大豆花粉应用时空障碍,为实现规模化、工程化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高速铁路设计 基础设施》(IRS 60680:2022)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主持,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

  长江澳是平潭最大的风口之一,风大沙猛,导致这片区域种下的植物难以成活。2018年,当地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筛选“巨菌草”“绿洲一号”“绿洲三号”等多个适宜治理风口流沙生态的菌草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当发生气体泄漏时,即使是少量有害空气污染物也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因为天然气是由靠近人群的设备使用的。

  研究人员提出,双腕存在肌肉吸盘和用于侦测猎物的锥状感觉附属物,说明罗讷河陷阱幽灵蛸是一种主动捕食者。

  美国宇航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是全球首个针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全面行星防御测试。

  近日,一项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运动生态学》上正式发表,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生态学规律。

  交易场所提供者应当尊重场所内(平台内)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场所内(平台内)经营者参与价格促销活动。

  研究人员称,将钙钛矿与铜铟二硒化物或铜铟镓二硒化物等其他材料结合,有望催生柔韧而轻便的串联太阳能电池。

  通知明确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基地平台依托单位的引领作用,加强科研助理岗位服务保障。

  在发达工业社会,创新设计是处于“微笑曲线”的前段,属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

  截至2022年6月29日,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已正常飞行706天,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各科学载荷均实现火星全球探测。

  2020年,我国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再创新高,达261家。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