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仍在热映。对于胡歌来说,参演《攀登者》最大的收获是对于登山的感悟,“并不是说登上了珠峰就是征服了它,而是山接纳了我们,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影片中的杨光在1975年没有实现登山的愿望,他的“马凡氏综合征”病发,最终失去了双腿。但在胡歌心中,杨光是“永不言败的英雄”。对于登山者来说,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比最后的登顶更重要。片中,杨光在关键时刻把睡袋让给了队友,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他人,“他才是真正的登顶者,他登上了人格和精神层面上的珠峰。”
导演李仁港第一天见到胡歌,离开机只有半个月,他跟胡歌说,之前很想找你来拍戏,很欣赏你,觉得你人时尚,有深度,也很幽默。在拍戏时,李仁港明显感觉到,胡歌每演一场戏都是经过大量思考的,很有技巧,就连副导演都会跟李仁港说,“这个人高智慧,永远给你很大的惊喜”。片中有一场戏,胡歌要从山上滚下来,其实这个镜头只是呈现他滚下来的状态,并不算特别重要的镜头。拍完后导演就说,“OK了,下一个镜头。”没想到胡歌说,“OK怎么行啊?应该要好才行,再来一个。”非要导演说出“非常OK”才罢休。
胡歌很喜欢李仁港讲戏,“我觉得他对于人物的理解,对表演的要求特别细腻。在导演的帮助下,我把杨光这个角色塑造得更丰富了。”说起表演上的难度,胡歌坦言,“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苦。跟真正的登山队员吃的苦相比,简直是小儿科。”他认为,既然要演“攀登者”,吃苦是必须的,不然如何才能演活这些登山队员的精神风貌呢?
井柏然饰演的摄影师李国梁和胡歌饰演的杨光在片中互动较多。在井柏然眼中,胡歌是一个很有经验的演员,进组后他跟导演聊了几次,就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在片中要做些什么。吴京和导演有一个共识,就是不想拍一个硬梆梆的所谓“爱国英雄奉献自己”的故事,他们希望片中多些幽默点,别整的太严肃,“胡歌饰演的杨光很自然地变成了比较能带动气氛的角色”。
虽然不是主角,但胡歌一点也不敢怠慢,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创作中去,“剧组这么多优秀演员在一起,不认真就对不起他们的辛苦。”连主演吴京都感慨,“胡歌这样的演员,他们的勤奋可能都超过我,那种愿意付出的程度,比我还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