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村虽然地处大理州,但它没有苍山洱海,有的是山高谷深、山路蜿蜒。”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白石镇双龙村第一书记仝斌对记者说。
仝斌是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的一名干部,2023年5月与同事一起来到了双龙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并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伊始,双龙村基础条件较差,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便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双龙村怎么谋发展呢?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此,驻村工作队与双龙村“两委”多次组织召开由村里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参加的院坝协商会,集思广益。除了会上讨论,驻村工作队尽力做好调查研究,吃透市场行情、相关政策,确保找对发展路子。
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摸排发现,双龙村家家户户都养殖家禽、家畜,起初大家也考虑过成立养殖合作社,开展养殖本地黑毛猪的方案。可进一步调研却发现,由于双龙村地处偏远,运输成本较高,同时聘请专业养殖人员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养殖方案并不适合双龙村。
“养殖干不成,那就在种植上找出路。我们村一直以种植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山区土地就成了我们最丰富的资源。”双龙村党总支书记李明旭说,村里有耕地4000多亩,日照充足,气候适宜,降雨充沛,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得天独厚。
通过充分调研论证,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最终决定成立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运用新型绿色种植技术,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同时,驻村工作队向省生态环境厅争取到了50万元资金,用于帮助双龙村发展集体经济。
但种什么呢?仝斌告诉记者:“通过借鉴周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几个村的经验,并请教省农科院专家后,我们初选了白芸豆、工业辣椒、烤烟3种作物,但很快发现我们村的海拔、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种植白芸豆。”白芸豆的种植之路就此打断。工业辣椒虽是云龙县近两年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经营性收入来源的不错选择,但也存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且双龙村目前种植规模还较小,还处在试种阶段。最后一个是烤烟。烤烟一直是双龙村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种烟能手。
有了这样的比较与考量,种什么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为此村里再次召开院坝协商会,把种植烤烟定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路子,同时为农户开展种植培训,并示范推广新型种植和灌溉技术,实现烤烟产业提质增效,在全村先行探索“烤烟+”轮作模式。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种植烤烟这条路子,可行!
路子定了,说干就干。双龙村党总支很快牵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有意愿的村民手中流转了100亩耕地,并通过驻村工作队协调到县烟草部门的政策支持。集体经济的“路”找好了,还要通过制度保驾护航。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方案、种植合作社工作规程、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同时签订承包合同,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烤烟移栽期内,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仝斌和李明旭时不时就会到那100亩烟田看一看。看着一株株嫩绿的烤烟苗,李明旭满脸笑容:“我和仝书记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的烤烟收购价,今年这100亩烤烟至少能收入6万元,这些收益又能为村里解决几件实事了。”仝斌听后也笑道:“等烤烟移栽完,我们还得琢磨收完烤烟后种什么。按照中央对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提出的要求,为村里其他烟农探索路子‘打个样’,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寻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