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君实生物和苏州旺山旺水合作开发的VV116的III期临床实验结果。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VV116在Clinical Trial网站上注册的记录显示:试验中间对临床主要重点和次要重点做了更改,根据更改后的临床实验方案得出了VV116不劣于辉瑞Paxlovid临床效果的结论。
“研究团队并非直接以症状改善时间作为临床终点,进行非劣临床试验设计,而是原计划以临床转重作为终点开展的非劣设计。奈何omicron致病性下降导致该终点无法实现,研究团队被迫选择症状改善作为终点。
最终VV116和Paxlovid组各招募384和387受试者。人口学信息和基线%属于轻型。主要终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表明,VV116 组中位症状恢复时间为4 天,Paxlovid组症状恢复时间为5天(风险比,1.17;95%置信区间,1.02~1.36)。
众所周知,抗病毒药物距离发病的使用时间,是影响药物效果的关键因素。发病时间5天内使用抗病毒药物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按照年龄、疫苗、疾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均与全分析集(FAS)结果保持一致,即VV116与Paxlovid在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方面相当。病毒学结果是评估抗病毒药物十分重要的次要临床终点。在新冠病毒(鼻咽拭子)转阴方面,两组也保持了相当的水平。”
诚然,单纯从临床试验的角度来看,VV116的主要终点(调整后)达到了非劣标准;但这是否就能说VV116是一个有效的康新冠病毒药物呢?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现阶段国内各大医院高位运行,危重症病人聚集,你觉得他们需要的应该是什么样的药物?答案显而易见,当下临床端最急需的是能够治疗或者预防重症的药物。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2022年6月15日,辉瑞在官网发布公告,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一项名为EPIC-SR的II/III期临床研究失败。EPIC-SR是一项评估针对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具有一种或多种进展为重症疾病风险因素的已接种疫苗成年人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般风险人群的研究。
结果显示:Paxlovid降低患者住院或死亡的相对风险51%。治疗组的576名患者中死亡或住院5人,而在安慰剂组的569名患者中死亡或住院10人。但是,这一数据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在721名接种疫苗且至少有一个进展为重症COVID-19危险因素的成人亚组中,使用Paxlovid使得受试者住院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了57%,这一数据统计学意义同样不显着。
Paxlovid之所以快速获批,是因为能够显着降低住院和死亡,换句话说就是能够预防重症和危重症,这才是临床端需要药物。而在新英格兰发表的VV116与Paxlovid头对头试验里,由于入组患者的症状都比较轻,原先设定的预防重症和死亡的主要重点没法评价。那谁又能保证VV116与Paxlovid在所有的临床场景中都是非劣的呢?
所以,VV116能够把患者的病程缩短到4天,对于绝大多数的患者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毕竟新冠是个自限性疾病!若要证明VV116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来验证!期待VV116能够尽快拿出具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