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称重、装车……夏日,茶农们戴着斗笠,背着竹篓,在绿油油的茶园里穿梭——夏茶采摘的时候到了。
白天收茶,晚上炒茶,这是采摘期的日常。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每到都匀毛尖采摘期,有着30年制茶经验的都匀文峰茶厂负责人刘文峰总是格外忙碌。
“采茶得看天,太晒不行,下雨不行。茶青不过夜,不然炒来会变黄。”每晚7点,刘文峰跟助手架起大锅,烧起柴火,开始炒茶。炒制都匀毛尖,需要8道工序,除去摊凉,其余均在锅内进行,每个环节,温度各不相同。
“盖火、添柴”,这两个词,两人一喊就是一晚。房间内,烟气熏得流泪,热气扑得冒汗。品质的好坏,依赖火候的掌控、手上的技巧,一个环节出错,一锅茶全毁。尽管刘文峰驾轻就熟,可是这般紧赶慢赶,一人一晚,最多炒出6斤干茶。
怎么提升产量?如何把控品质?当地茶商白锦龙试过许多办法,还到省外学习,最终把目光投向电炒茶。
“从杀青、揉捻到提香、焙锅,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建成一整套精品茶生产线。”白锦龙说,电炒茶能精准控制每个环节,包括温度调节,实现了茶叶炒制流程化、品质把控标准化。
2020年,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与地方有关部门开始推广电炒茶;2022年,都匀茶企全面使用电炒茶。较传统柴火制茶,电炒茶能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成本,电力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
“以前用电量不大,陆续用上电炒茶后,电力供应竟然出现紧张。”都匀供电局市郊分局江洲供电所所长罗进回忆,一到采摘期,他们基本整晚守在山上,为茶企处理用电问题。
近年来,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在都匀毛尖重点产区,都匀供电局投资1328万元,完成5条10千伏线路建设及投运,实现多电源联络供电,不断优化电网架构,为80余家茶企、2600多户茶农提供定制化电力服务,确保安全可靠稳定供电。
截至目前,黔南州茶园种植面积137.3万亩,年综合产值超100亿元,茶企增加到869家,从业人员达42.66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1.75万元,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许维娜)凌晨三点,城市地下管网中,安装在某燃气闸门井中的可燃气体智能检测仪突然发出浓度超标报警。城市生命线监测中心随即发出通知——基于大模型,判断疑似存在燃气管网泄漏,并快速定位到3公里外的一段老旧管网,同时模拟了燃气扩散和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老百姓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8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