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山 >

糖(tánɡ)酌(zhuó)可以这样理解吗?

时间: 2024-12-14 08:05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在“搞钱”这方面,大湾区是有经验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黄绍龙在开幕式上说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广东专利转让和许可5.4万次,专利受让和被许可5.3万次;登记专利技术合同1241项,成交金额225.2亿元,同比增长150.6%;6400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完成备案,备案产品上年度销售额和出口额分别达9650亿元和1565亿元。数据很多啊,其实就说了一件事,广东让创新者真正“搞到了钱”。

  为了能让创新者继续“搞钱”,广东也是费心费力。比如第六届知交会“知识产权专馆”邀请来自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创新主体参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百千万工程专区”组织“县长发布”,展示“冻眠荔枝”“无人农场”“航天育种”等硬科技,让“土特产”变成“金招牌”;“金融服务对接专区”找来众多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与创新者们现场谈合作等等。

  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何让更多创新者“搞到钱”,为“黄金屋”筑牢铜墙铁壁,才是对知识产权最好的保护。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