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是朱老总,副总司令是彭老总,总政委是主席,都是如雷贯耳的开国元勋,那么参谋长是谁呢?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说起来,朱云卿的革命资历非常深,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既参加过南昌起义,又参加过秋收起义,这在我军中还是不多见的。
后来,朱云卿又跟着主席上了井冈山,开始担任团参谋长,后来又升任红四军参谋长,主席夸赞说:“朱云卿是个得力助手!”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朱云卿仍然担任参谋长,同时还兼任第一军团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堪称主席和朱老总最信任的参谋长。
而且,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朱云卿又被任命为中革军委参谋长。当时,朱云卿还只有24岁。
1928年,国民党军进犯江西吉安,主席制定了三路御敌的策略,担子最重的中路防守任务,就落在了朱云卿的肩上。
在黄洋界保卫战中,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和国民党军四个团鏖战多时,硬是在敌人的轮番进攻和炮火袭击下,守住了阵地。
战斗开始前,朱云卿通过动员当地的赤卫队、妇女团甚至儿童团,来协助防御和情报侦查工作,同时,朱云卿还跟敌人上演了一出“缓兵之计”,虽然明知不会有援军,但朱云卿依然借助当地的老百姓,营造出一种红军主力驰援的假象。果然,原本就怯战的敌军还真的被唬住了。
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期间,朱云卿担任红军攻城拔寨的急先锋,一鼓作气拿下了虎头砂、松源、新铺和梅城,甚至还把老蒋亲自任命的前线师师长张辉瓒给活捉了。
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前期,朱云卿因为病情发作,不得不住院。但是,听着前线的炮火声,朱云卿怎么能安静地躺着?于是就开始思考游击战术,在主席提出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编写了游击战“十条原则”,提出了扰敌、堵敌、截敌等方法,从而将游击战术理论化、系统化。
更不幸的是,就在江西红军后方总医院救治期间,朱云卿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永远定格在了24岁。
很多人都说,如果朱云卿没有牺牲的话,以他的能力和资历,肯定是我军总参谋长的最佳人选,足以授元帅军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