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山 >

剧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时间: 2022-09-06 08:52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从黄兴路漫步至控江路,穿过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街区,一座全新的剧场——“YOUNG”跃然眼前。铁锈红的陶棍立面与白色玻璃幕墙兼具工业气息与现代感,同这片有着“百年工业”传统的区域一脉相承。走进剧场,大面积木饰墙条先声夺人,浪潮般起伏奔涌的线条无不彰显其律动与活力;两侧螺旋形台阶与大堂顶部的星空装饰遥相呼应,寓意着向上生长、手可摘星的年轻气势。

  历经4年筹备和改建,承载了杨浦人诸多回忆的杨浦大剧院摇身一变为眼前的YOUNG剧场,今后将以戏剧为核心,呈现活力、前沿、多元的艺术作品,并在戏剧孵化、艺术教育、亲子演出方面探索更多可能。受疫情影响,该剧场的“开箱日”由原计划的春季一路延后至9月,但令工作人员动容的是,申城观众对剧场艺术的热爱一如既往。2日晚为“YOUNG”揭幕的现象级原创话剧《春逝》,创下了开票不到4分钟便告售罄的“票房神话”。

  观众期待观剧的留言,让编剧及导演朱虹璇一直希望能带着《春逝》早日来到这座城市。“这次虽然也不能说完全恢复了市场,大家还有很多担忧,但我们还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过来了,希望能带给上海观众一个惊喜。”

  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近3年,其对全球剧场艺术的冲击毋庸置疑。时至今日,我们为何仍需要剧场?剧场人如何“破茧前行”?如是问题,让经历了几番“停摆”的剧场艺术行业者陷入思考。

  著名华人戏剧家赖声川在上海的首个专属剧场——“上剧场”,此刻正上演《宝岛一村》专属版。在他看来,“剧场就是一个在保存我们这个社会故事的最重要的地方。我们需要聆听故事,需要参与故事,需要参与我们的时代。”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认为,剧场因戏剧而生。台上的一切如此真实、转瞬即逝,台下的人们同呼吸共哀乐,如此接近、肃穆浪漫。“只要人们还怀有交流与表达的渴望,怀有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那么戏剧一定会向前走,无论以哪种形态,剧场永远不会消失。”

  这是一场剧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在演艺资源聚集、文旅资源优质的上海,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观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助推了演出市场的有序复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拥有400余家文博场馆和剧场剧院,每年推出演出4万余场、各类展览2000多个;今年全新推出的“乐游上海艺术季”秋季活动,将囊括上海9月至11月即将推出的100场文博美术展、逾200台演出剧目。

  “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剧场。经历了长逾两年的疫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而在剧场,我们可以一起欣赏戏剧,一起审视世界,一起交流、交友、分享。对我来说,这种美好的集体体验正是现场艺术重要魅力之所在。剧场能够促进国际对话,让我们通过艺术家的视角,以不同方式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英国南岸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马克·保尔说。(完)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