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催收”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他们从开始活跃于各个短视频平台到社区贴吧、淘宝等等,现在转战到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络成为了他们精准的传播和获客工具。
最近在公众号看了大量的关于“信用卡逾期”的文章,发现许多文章下面都带有“停息分期、减免罚息”等字样的广告。
“专业处理信用卡逾期问题,己成功处理几万个信用卡逾期案件,为客户提供停息挂帐,个性化分期方案,免除您的催债,逾期烦恼!”
此类广告大同小异,都是宣称能解决债务逾期问题,可是,这些真的能带你上岸吗?号称专业人士的他们到底有何目的?
进入公众号主页查看,这个叫“雅莎尔”的公众号原来发的文章都是关于护肤品类的,就在8月29日晚上,发了8篇一样的信用卡逾期文章。
可以看到,不少账号会在文章里面直接挂出联系方式,或通过扫描二维码,有的则是通过私信对接,或者组建群组。
这类公众号文章实际上大多是个人自媒体账号接反催收的广告,按照CPC模式进行收费,大多数一篇文章在100元左右的广告费。
虽然监管对打击反催收黑产从未停止,但一些公众号依然还在玩文字游戏,模糊“恶意逃废债”的定义,以此来获利。
在反催收联盟中,那些自称律师、法务、规划师的自媒体博主发布网贷、信用卡逾期、暴力催收维权内容,看似是普及金融、法律知识,其实是以“上岸”为噱头,行诈骗之实。
之前,反催收联盟混迹于线下及各类社交、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上获客,在监管对打压下虽有所减少,但还存在不少漏网之鱼。
反催收从现金贷领域蔓延至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都面临着反催收产业链的侵扰,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风控措施应对反催收风波。
目前,针对反催收联盟恶意教唆、伪造证明等做法,金融机构也采取了直接报警、积极应诉,甚至反诉的措施。
“反催收联盟”正在“啃噬”正常的社会信用体系,破坏金融秩序,损害相关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侵害债务人的利益。
在反催收过程中出现了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敲诈勒索等多项违法犯罪情况,监管层面持续加强打击力度,多地出台政策狙击“反催收联盟”,清理代理投诉乱象,整治行业乱象。
今年以来,包括北京、海南、安徽、山东等多地的监管部门已联合警方向“反催收”非法代理维权的行为发布风险提示,吹响加大对“反催收”打击力度的“号角”。
2022年8月29日,银保监会披露了该部门在7月4日内部下发的文件《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投诉问题整治》。
在维护借款人权益和打击投诉黑产方面在做平衡,大力气解决误导宣传、质价不符、违规收费、暴力催收等问题。
包括强化信息共享,多措并举加强消保投诉监管,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警方与广大金融消费者齐心协力,从而形成监督监管合力,共同改善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