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成就作出全面阐释,即要实现千秋基业,需以人才为本。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社会形势复杂,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结合实际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这种国际定位更加认证了乡村振兴必走农业道路,解决好三农问题才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而在当下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仍然是国家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一大阻碍和短板,要补齐这一短板,务必需加快人才建设,打牢人才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动力和源泉。
推进乡村振兴,需引人为先。“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往往要面对基层、深入基层、条件艰苦、形势复杂。因此,要把人力资本放在第一位置,通过“筑巢引凤”牵引优秀专家和本土人才,吸引外地紧缺人才,不断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让人才在乡村振兴这个平台大施所能、助力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推进乡村振兴,需用人为重。“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要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就需要为人才创建良好的干事氛围,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让人才能够大显身手,才能更大限度的激活人才活力。在用人方面,应结合实际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唯学历论、唯资格论等倾向,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路,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推进乡村振兴,需留人为主。“人才难得而易失”。在乡村振兴这艘乘风破浪的巨轮上,要为农村各类人才做好服务,着力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展才华。要用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用日新月异、奋发有为的蓝图,让愿意留在下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摇摇欲坠、寝食难安的人更有决心。只有凝聚起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资源,让农业蜕变成产业,让农民成为吸金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乡村振兴才能一战而胜。
总之,乡村振兴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我们各类人才唯有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奉献、牺牲上克服困难,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我们才能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蝶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