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的牧民以畜牧业为生。近几年,桑科草原生态环境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度假。部分牧民把自家马匹牵到草原上,供游客骑乘游玩。
每到夏季,这里人流如织,骏马嘶鸣。随之而来的是垃圾增多、管理混乱、服务欠佳、安全系数低等隐患。
桑科镇探索建立“党委牵头一支部管理一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整合曼玛村、地仓村、岗岔村、多玛村村集体经济资金247万元,于2024年6月建成集游客服务、马匹租赁体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乘马服务中心。
乘马服务中心需要马匹,镇村党员干部带头将自家马匹送到乘马服务中心,又挨家挨户给牧户做工作,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好处讲清楚,争取得到群众的支持。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桑科镇乘马服务中心实现“开门红”。自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服务3.2万人次,带动周边120户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累计实现收入105.6万元。
在乘马服务中心的木板墙上,悬挂着文明新风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3个岗位牌,每个牌子下面都有两名党员干部的照片、姓名等身份信息。
墙上还有曼玛村、地仓村、岗岔村、多玛村4个村党支部书记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并写着一句话:如果您需要帮助,请联系我们,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为了让游客玩得舒心,桑科镇创新打造“牧旅先锋·红色驿站”,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为游客和群众提供旅游咨询、翻译、应急保障等便民服务。驿站设立以来,共有100多名党员参与,提供服务3600余人次。
曼玛村村民卓玛才让在乘马服务中心附近经营着一家合作社,主营奶茶、酥油点心、藏族服饰,2024年收入达300万元。
如今的桑科镇,正在探索以乘马服务中心为依托、红色驿站为核心、骑乘项目为主导,露宿、餐饮、观光、购物、摄影等为支撑的“1+1+1+N”产业模式,让牧民群众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