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建设快速发展,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20%,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涌现,在加快形成全球领先的风电产业体系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绿色动能。
今年以来,从蔚蓝大海到雪域高原再到乡村田园,一台台大型风机拔地而起,迎风旋转,实现一个个新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四成多都出自我国,目前,我国风电总装机已经达到3.89亿千瓦,这些遍布全国的大风车每旋转一天,就可以发出20多亿度电。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关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推动能源革命,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考察时,总书记都对当地建设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
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风电海陆并举、不断优化。先后建设九个新能源基地,风电装机由“三北”地区逐步向中东南地区发展,遍布全国各地。当前,风电装机规模较2012年翻了5倍,发电量提升了6.7个百分点,陆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已经与传统化石能源相当,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提供强大支撑。
十年来,我国风电全产业链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产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口到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首个海上风电产业园,16兆瓦风电机组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世界截面最大、长度最长的海底电缆第一期生产线多家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让这个产业园用仅仅一年的时间,就相继下线兆瓦风电机组,带动中国风电装备迭代发展。
如今,从核心部件主轴承材料及制造首次实现国产化,到叶片主梁结构突破性使用碳纤维材料,重量减轻百分之二十,我国超大型风机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更是接近100%。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超远距离输电、超大风机安装、智慧无人运维等一系列能力,助力风电加速向高原、荒漠、深海等更多开发难度大但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挺进。
预计“十四五”期间,风电发电量实现翻倍增长。未来,中国的大风车将在更广阔的区域安家落户,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回延安》以延安革命历史为背景,带我们穿越回那个爬雪山过草地的红色年代。演出利用声光电并模拟真实风雪真实场景,通过“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枳”四个篇章,带我们行进式沉浸其中,重温那段艰苦岁月……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土生土长的延安娃陈凯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蜕变为“菇”勇者,小小香菇带着周围的村民们走出延安,产品走出国门,奔向新生活。
当秋天降临延安,山川绚丽多彩。甘泉县的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幅绝美的秋之画卷。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是“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快来邂逅秋日美景!
在历史的长河中,陕西延安富县藏着一条古人的“高速路”——秦直道。它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那穿越时空的魅力。
一块面团,一双巧手,几经揉捏,几笔勾画,上锅蒸熟后,面团变成了花卉、动物的样式。黄陵面花在黄陵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延安小杂粮种植面积达 40.65 万亩,预估产值 52 亿元,从业人口 10.7 万人,“延安小米”品牌价值达 27.69 亿元。昔日滋养革命的小杂粮,如今正引领着延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持续哺育着延安的振兴发展。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山村。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蜕变。荒山披上“绿衣”,怎么做到的呢?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走进延安,感受“绿满山川成锦绣”,聆听历史的回声,见证时代的发展,汲取前行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