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经过国共双方多次的谈判,陕北的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师六旅12个团,此外每师还配备一个直属团,因此一共有15个团。由于八路军的编制被严重压缩,所以八路军的各级军政主管都是降级使用,他们在红军时期都是军师长级别的人物。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级军事将领。15位首任团长中有12人活到了新中国成立,2人在战斗中牺牲,1人叛逃。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15位最初的团长。
杨得志,红军时期最高做到红2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685团的首任团长,后来又相继担任旅长、纵队司令员、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第19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于1951年率部入朝参战,期间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从朝鲜回国后,杨得志先后当过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三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前后长达25年,是在大军区司令员位置上最久的开国将军之一。1979年指挥云南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后接替邓公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在这一职位上一干就是7年。1987年当选为中顾委常委。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5师和红4师的师长。抗战爆发后担任686团首任团长,1938年代理过343旅旅长之后便到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到东北作战,攻打天津时李天佑担任西线两个军攻打天津,战后担任13兵团副司令。
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先是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来相继担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广州军区代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6岁。
张绍东,陕西人,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十五军团75师和73师的师长。抗战爆发后担任687团团长,1938年张绍东叛变投靠了国民党,徐海东在得知自己的爱将叛逃后,急火攻心,口吐鲜血。之后关于张绍东的去向和最终结局也无人得知,成为永远的一个谜。
陈锦绣,河南固始人,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十五军团第73师和第75师的师长,抗战爆发后,陈锦绣担任688团的团长,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平山马家山战斗中牺牲,时年27岁。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1师师长兼政委。抗战爆发后担任115师独立团团长。抗战时期杨成武曾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山地战专家,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先后担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曾率部入朝参战,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防御作战。先后担任过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委常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4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王尚荣,湖北石首人,红军时期曾先后担任过红三军第五师师长、红三十二军第96师师长等职。抗战爆发后担任715团首任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过晋绥军区第四军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一野战军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尚荣在解放军总参谋部先后担任过作战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宋时轮,湖南醴陵人,红军时期相继担任过红30军和红28军的军长。抗战爆发后担任716团的团长(从军长到团长,可见八路军编制被压缩得厉害),后来又先后担任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在陈毅麾下作战,先后担任华野10纵司令员、三野第九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宋时轮率领九兵团北上朝鲜作战,着名的长津湖战役就是宋时轮的九兵团打的。从朝鲜回国后,宋时轮先后担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等职。195年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1991年在上海病逝,享年84岁。
刘转连,湖南茶陵人,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六军团第17师师长、红二方面军第6军模范师师长等职。抗战爆发后担任717团首任团长,之后又担任过晋西北军区第359旅第718团团长、第359旅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作战,先后担任哈北军分区司令员、佳木斯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第29师师长、四野48军副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刘转连先后担任过48军军长、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沉阳军区副司令员、沉阳军区党委常委等职。1955年刘转连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
文年生,湖南岳阳人,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第八十一师师长。抗战爆发后担任718团首任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八团团长,绥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警备第一旅旅长兼关中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20兵团68军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8年被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终年61岁。
彭绍辉,湖南湘潭人,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第5师、第34师和第15师(少共国际师)的师长,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的参谋长。抗战爆发后担任120师直属教导团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了新编第358旅旅长、独立第2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彭绍辉先是在西南地区剿匪,后来又先后担任了西北军区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在北京参加空军作战会议时,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猝然倒在办公桌前,不幸以身殉职,终年72岁。
陈锡联,湖北红安人,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四军第10师副师长、第11师政治委员等职。抗战爆发后担任769团首任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385旅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野三纵司令员、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先后担任炮兵司令员、沉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82年和1987年两次当选为中顾委常委。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199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张才千,湖北麻城人,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4军第12师师长、红4军军部参谋主任等职。抗战爆发后担任770团首任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了豫西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2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过鄂西军区参谋长、中野12纵司令员、江汉军区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才千先是担任44军军长,后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又相继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张才千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徐深吉,湖北红安人,红军时期担任过红31军第91师师长,抗战爆发后担任771团首任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独立旅旅长、新编4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徐深吉先后担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叶成焕,河南光山人,红军时期担任过红31军第93师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担任772团的首任团长,1937年七亘村伏击战,叶成焕率部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400余人的胜利。1938年在与敌作战时,头部被敌人子弹打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张贤约,安徽金寨人,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4军第1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担任129师直属教导团团长,之后相继担任了129师先遣支队支队长、晋冀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129师干部轮训大队大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6军副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贤约先后担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张贤约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八路军成立之初最初的15位团长,有两位在战场上牺牲(陈锦绣和叶成焕),一人叛逃(张绍东),剩下的12位团长在后来有6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15师685团团长杨得志、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115师直辖独立团团长杨成武、120师716团团长宋时轮、120师直辖教导团团长彭绍辉、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6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20师715团团长王尚荣、717团团长刘转连、718团团长文年生,129师770团团长张才千、771团团长徐深吉和129师直属教导团团长张贤约。)
而八路军最初的六个旅数徐海东的344旅损失最大,两个主力团长一个战死一个叛逃,也难怪徐海东在得知张绍东叛逃后会急火攻心,口吐鲜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