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岳文涛教授团队在JCR Q1区期刊《Iscience》上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ambient PM1 exposure with maternal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in China”的研究论文。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大气颗粒物PM1暴露与孕妇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验证相关性的稳健性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分析,此外为了更进一步识别易感人群开展了一系列的分层分析。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分析不同孕期PM1与孕妇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明确了孕早期是关键暴露窗口期;进一步在窗口期发现PM1暴露水平越高孕妇血压越高,且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也越高,通过一系列敏感性分析证实这种相关性极其稳健;更进一步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年龄≥35岁、受教育年限≥17年或家庭年均收入≥400,000元的孕妇属于高风险人群,其血压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更容易遭受大气颗粒物PM1暴露的不良影响。
在部分发展中国家,PM1排放量普遍较高。PM1毒性强、粒径小,更易于到达肺泡并进入循环系统,对孕妇血压和妊娠高血压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一系列母婴不良健康事件。前期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PM1暴露与老年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等存在密切关系,但同样作为社会脆弱群体之一的孕产妇却未见报道。为了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岳文涛教授团队基于中国出生队列,深入探究了PM1与孕妇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我们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医院为随机变量),调整了多个混杂变量后,首先明确了孕早期是PM1影响孕妇血压的关键暴露窗口期;其次发现暴露于更高的PM1水平与孕妇的血压升高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更高显着有关。在此期间,PM1每增加10 ug/m3,孕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显着增高1.696 mmHg和1.056 mmHg,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显着增加11.4%。最后通过分层分析识别出可能的易感人群为年龄≥35岁、受教育年限≥17年或家庭年均收入≥400,000元的孕妇。对于高危孕妇、高风险因素和关键暴露窗口我们应予以高度关注,有的放矢通过科学有效干预不断提高母婴健康质量。
岳文涛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外环境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的挖掘研究。课题组目前已经挖掘出多个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的关键外环境暴露因子。
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000101,2019YFC10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218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TQ0207)、北京妇产医院博士后基金等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岳文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科技处处长。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标志物筛选与鉴定、出生缺陷和大数据挖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临床技术创新项目、北京医药产品和技术重大项目培育研究等多项课题。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
第一作者张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博士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参与发表多篇SCI论文。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