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现在基本上很多经济业务都是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内,像我们消费者购买东西取得发票,直接与增值税打交道,不懂税法也见过发票吧;陌生的是,增值税计税规则非常复杂,不是专门钻研,很难完全掌握增值税相关知识。
我们知道,一般纳税人按适用税率计税,小规模纳税人按征收率计税,行业不同或具体销售行为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征收率),具体不过多列举了。
此外,还有按3%预缴的,这与按3%征收有什么不同吗?有小伙伴对此也很疑惑。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事。
同样是3%,征收率与预征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按3%预缴增值税是全面营改增后新增的,在此之前,就税率(征收率)方面来说,增值税税率主要分为基本税率与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主要适用征收率,为3%。
全面营改增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全行业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有些行业性质较为特殊,比如:建筑行业及房地产行业,可能涉及收款与纳税义务时间不匹配,纳税行为发生地与纳税地点不一致等情形,为解决这些问题或是为保证税收,对此应税行为实行预缴,并按3%预缴税款。
征收率与预征率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于税额,适用征收率的税额就是应纳税额,是一个确定的金额;而适用预征率的税额,显然预缴的税额并非最终应纳税额。适用征收率的应纳行为,对应销售额按征收率计算的税款,缴纳税款,整个销售业务纳税就算完结;而按预缴率计算的,在预缴税款时,只是整个应税销售行为的其中的一个环节,后续还需要按规定清缴应纳税额。
形象地说,征收率好比停止键,按下去即终止;而预征率则像暂停键,按一下暂停一下,可能需要多按好几下才终止。
打个比方更容易理解,征收率就像电影,一场电影一下看完就完了;预征率则像电视剧,看了一集,还有后续其他集,直到剧终。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