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观点的依据很简单,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商品行销全世界,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国。
但我们在强调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美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华为的5G技术、大疆的无人机、小米的智能手机,这些国货品牌已经成为了中国科技实力的代表,在全球市场上都拥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
在国货崛起的同时,洋货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洋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SK-II、OLAY、潘婷、飘柔、海飞丝、佳洁士、欧乐B、汰渍、碧浪、舒肤佳等数不胜数的品牌,都是宝洁旗下的。
再比如,在汽车市场,虽然近年来国产汽车品牌发展迅速,但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依然占据着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
哈尔滨啤酒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品牌,但它早在2019年就被百威英博(美国)收购了,成为了外资品牌。
还有可口可乐旗下的美汁源,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百亿,成为了中国果汁市场的领军品牌。
从产品口味到包装设计,再到营销推广,美汁源都充分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中国品牌”。
但如果这些品牌的核心零部件或原材料需要从美国进口,那么关税的增加无疑会对它们造成巨大的冲击。
苹果公司的很多产品虽然是在中国组装的,但其中的核心零部件,如芯片、显示屏等,很多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美国政府之所以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打压中国经济,不想让中国经济超过自己。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反对,就连美国的四大盟友,也对美国的这一政策表示不满。
美国的消费者不得不为更高的物价买单,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这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对美国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美国的逆全球化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破坏了全球经济秩序,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展开了反击。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