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梅州 >

中国节世界节

时间: 2025-04-26 15:12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甲辰龙年即将别去,时光的接力棒就要交给乙巳蛇年。现在的你,是正奔波于返乡路上,还是已经平安到家,享受着温馨的团圆时光?

  对于中国人而言,无论身在何处,慈母针线、乡土故园,都是心中永远的牵绊。一个“家”字,承载着太多,其间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事逻辑,也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支点。

  具体到春节,红红火火,除旧布新,林林总总的习俗仪式也始终围绕着“家”这个基本单元。辛苦忙碌一年,带着对长辈的感恩、对晚辈的关爱,共享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祈愿新一年国好家好,这就是中国人朴素而坚定的幸福观。

  一年一度,“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总是如此浩大壮观、令人震撼。这一社会景观背后,是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是无数国人的逐梦脚步,是无比强大的文化根脉。

  这些年,“乡土中国”走向“城市中国”,过年的仪式感从传统“大家宴”变为温情“小团圆”;智能通讯设备极大普及,登门拜年不再是必选项,“视频拜年”“网络红包”花样迭出……

  舆论场上,总有人讨论年味儿到底淡没淡,而人们的“论据”更多源于日子越过越好,稀释了添件新衣、吃顿大餐的喜悦感。而这,恰恰折射出一种时代变化。

  当老一辈不再刚进腊月就开始忙年,闲下来的时间走进庙会灯会、戏曲专场,未尝不是一种讲究与腔调;

  当年轻人选择带上家人来一场“非遗游”,不仅团圆度假两不误,还能体验到各地各具特色的“非遗大餐”;

  当行人不经意间瞥见街边春联,又读懂其中家与国对仗的意蕴,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就这样拨动心弦……

  某种程度上,对文化符号的重视、对年俗资源的挖掘、对春节仪式的打捞,恰恰证明今天的年味儿愈发浓郁。

  多元的现代社会赋予每个人自由生长的空间,而拥挤的都市、原子化的个体也难免导致人与人之间趋于疏离。但文化的“榫卯结构”,依旧能把整个社会紧紧咬合在一起。

  那些缓缓流淌着的同根同源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构成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仪式、情感根脉。

  也正是凭借这份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中国人面对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总能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精神伟力。

  如今,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春节民俗活动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灯火里的中国,无疑将再次照亮全世界。不仅唐人街上的舞龙舞狮、新春庙会热闹非凡,透过社交媒体的“赛博联谊”,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节庆有关的传统文化也一再引发情感共鸣。

  毕竟,追求团圆、表达感恩、崇尚和谐,这些全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并不会因为地域之别、民族之异而不同。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年俗中展现的中国智慧与团结,又何尝不是送给世界的一份新春礼物。

  “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的奋斗日夜就在眼前;“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的美好图景徐徐展开。天涯海角共贺新春,永远激发着更强劲的奋斗精神,鼓舞所有人一起把梦想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