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梅州 >

让全世界爱上“中国年”

时间: 2025-01-09 19:56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近年来,佛山“行通济”习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元宵期间整个大湾区最为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距离蛇年新春还有一个多月,互联网上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年味”: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一锤定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月5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非遗项目,因保护成效显着,存续力持续提升,从“急需保护名录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列入代表作名录39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项目4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

  “每一次申遗成功,都会让我们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带来深远的思考。”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说。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究竟蕴含着哪些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跨越数千年的古老节日,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春节成功申遗为讲好中国故事带来哪些启示?多位民俗专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解读。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古代将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而“春节”专指立春。辛亥革命后,由于公历的采用,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则被称为“春节”,从此沿用至今。

  春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认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朱刚解释,春节依据中国特有的阴阳合历——农历,兼顾太阳的运行周期与月亮的月相变化,“春节的命名也是农历与公历两种时间制度并行且互相调适的结果”。

  春节相关民俗活动前后持续一个月,在官方节日体系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不久前,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增加了农历除夕的假期。“春节的放假时间是最长的,可见国家对春节给予充分重视。”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介绍道。

  源远流长的春节,为何数千年来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春节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张勃说。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进一步表示,春节在自然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历史伦理四个维度都具有独特价值。

  “春节既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又是辞旧迎新的节点,既促进了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他观察到,春节不仅有吃团圆饭等家庭活动,逛庙会、唱大戏、舞龙舞狮等社区活动的举行,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祭祖活动所体现的历史意识,也为中国人所特别重视和强调。“人们与祖先一起庆祝新年,通过一年一度的历史对话,使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找到坚定的依靠。”萧放说。

  “和平是春节作为人类非遗的重要标识。”在萧放看来,春节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在于一个“和”字: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借着春节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向世人传递,增进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往来。

  “从春节的正式命名到成功申遗,中华文明始终在以开放的精神与世界保持对话,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朱刚总结道。

  春节不仅“树大根深”,而且“枝繁叶茂”,大江南北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年俗。巴拉圭亚松森的评审现场就发生礼物充满“年味”的一幕: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红包,共同分享“中国年”的喜悦。

  据考证,年俗的起源可追溯至周代,最初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各种活动。从拜年到灯会,从喝腊八粥到吃团圆饭,春节民俗活动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仪式、节日装饰、饮食和相关的娱乐活动等方方面面。

  自2006年春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各地有不少年俗加入国家级非遗的“大家庭”。到目前为止,春节已有5个地方性扩展项目加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包括来自广州的“行花街”。

  广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代,曾在屈大均《广东新语》与罗浮药市、东莞香市、廉州珠市并称“东粤四市”。19世纪60年代,分散的花市开始逐渐固定在春节前几天举办,发展成为年宵花市,成为广州人过年的重要节目。

  “‘行花街’保存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展现出强烈的冲击力与感染力,特别能体现城市里的年节氛围。”萧放说。今年仅广州越秀西湖花市,全域共接待市民游客就多达218.2万人次,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春运、春晚到“抢红包”,“新年俗”的出现也为春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联系的纽带,证明中华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朱刚说。

  岭南年俗的文化内涵也在与时俱进:广州各区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打造“越秀西湖元宇宙花市”等活动,为线下花市持续引流;独具佛山特色的正月十六“行通济”,也演变为与社会慈善相结合的活动,为全社会汇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俗的“变”与“不变”,也正在引起人们新的思考。腊月廿三谢灶、廿四开炸、廿五蒸糕、廿六扫屋……广府民俗学者饶原生认为,广府人家不少充满仪式感的年俗,都需要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看来,春节就是“回家的日子”,注重传承年俗形式的同时,凝聚在年俗当中的家庭伦理也应受到更大的重视。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期待,这些“既传统又现代”的广东年俗,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有益探索。

  春节不但为全体中华民族所共享,也在世界各地深入民心。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就在去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标志着“中国年”从全球华人最大的节日升级为世界人民共享的国际节日。

  春节所到之处广受欢迎,张勃对春节出海热潮的升温也有真切的体会:“从东南亚到欧洲,不仅海外华人、越来越多当地民众也将春节视为自己的节日,他们也将本土文化融入到春节的节庆活动之中。”

  究其原因,萧放认为,中国非遗保存着农业文明淳朴的生活方式,当地民众只要走进华人家庭、华人社区,就能从他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里,深刻感受到“中国年”的强大吸引力。

  朱刚指出,人类非遗代表作是反映人类一致性和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案例:“本次申遗成功本身,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春节所彰显人类文化普遍性的认可,包括以辞旧迎新为核心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期待。”

  乘着“中国年”的东风,越来越多与春节相关的民俗项目由此“借船出海”。今年春节,“火出圈”的普宁英歌首次登陆英国伦敦“欢乐春节”活动,就吸引现场超过70万人、上百家媒体围观共赏。

  作为“欢乐春节”活动的常客,广东醒狮同样深受海外民众的欢迎。去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广州期间也曾欣赏醒狮演出。“醒狮已经成为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说。

  今年,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同意联合申请将“舞狮”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论艺术审美或文化价值,我们的舞龙、舞狮、社火表演都达到了国际水平,应该通过申遗与全世界进行共享。”萧放说。

  “每一个‘春节故事’都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超级IP。”除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张勃认为,与春节相关的大量民间传说、诗歌谚语同样值得推广,不同国家与地区民众共度新春的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同样值得挖掘和宣扬。

  朱刚进一步指出,申遗并不是“竞争”或“选美”,而是中华文化向全球民众发出的一次邀请,从而培育各国民众在文化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同理心,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韩国被停职的总统尹锡悦躲不下去了,警方开始动线日凌晨,韩国公调处(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开始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2800余名警力部署在总统官邸附近,35名调查官进入总统官邸正门。调查官又一次形成与总统警卫处的对峙。

  21岁灯光师也遭“颜十六”骗去泰国?期间一次通线日,河南许昌的贾女士告诉都市现场记者,她21岁的儿子小孙,也遭遇了和演员王星类似的骗局。贾女士说,儿子小孙之前在浙江横店影视城从事灯光师的工作,去年11月份的时候,通过中间人朱某和赵某认识了“颜十六”。

  快科技1月3日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1月2日,美股高开低走,三大指数均小幅收跌。苹果报243.85美元,跌2.62%,创去年10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一夜蒸发993亿美元。

  刚刚过去的2024年,出现了几个关键性节点:9月24日中国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将2024年划分成两个阶段。涉及货币总量、资本市场、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政策,让上证指数在短短一周多时间里大涨近千点;

  兰州站的“兰”为何这样写?网友:大有讲究!兰州,甘肃省省会,又称“金城”,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甘肃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地道的美食,让来过这座城市的游客流连忘返。

  1月9日,李明德发文宣布退圈:从今天开始,不会再发任何有关剧组的事宜,交给法律,一切判罚结果我独自承担!另:我只想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活着的人!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要再批判我了!我也需要生存,我已经不是“明星”了,我现在是北漂小李!望周知!!

  其妻子向影心,面上慌乱不堪,但却说了句:“死了也好”,这是怎么回事,曾经恩爱的夫妻二人,为何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