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券商18家业绩下滑 节前证券指数一改连日大涨回踩 哪些因素影响节后行情?】券商2022年业绩下滑预期已逐步成为现实,截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月20日,21家券商或上市母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预报或未经审计财报,其中18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3家券商增速为正。(财联社)
券商2022年业绩下滑预期已逐步成为现实,截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月20日,21家券商或上市母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预报或未经审计财报,其中18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3家券商增速为正。
根据已披露数据,2022年净利润排名居前的10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211.21亿元)、东方财富(80亿元至90亿元)、申万宏源(27亿元至35亿元)、网信证券(29亿元)、安信(26.11亿元)、方正证券(19.13亿元至20.95亿元)、国元证券(17.18亿元)、中金财富(13.71亿元)、东莞(8.20亿元)、国都证券(3.69亿元)。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月20日,证券指数大幅回落收跌1.55%,但仍旧成功站在5日均线上方,究竟是为节后的起跳做下蹲准备,还是就此回落进入调整期?卖方研究认为,金融板块战略性配置窗口或已开启,2023年预期非银板块基本面均将有超预期的修复,其中券商板块基本面的超预期除了资本市场回暖预期外,注册制改革等因素也是券商板块基本面改善的重要驱动力。
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三到五成的券商有3家,分别是安信证券(-39.00%)、中金财富(-33.93%)、东海证券(-31.02%)。
此外,中山证券亏损扩大,2022年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江海证券由盈转亏,2022年净利润亏损7.98亿元,去年净利润为1.88亿元。
整体而言,权益市场去年波动较大,造成券商自营业务下滑,进一步对各家证券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称,报告期内,受国际形势动荡、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资本市场波动加大、股债齐跌、交投萎缩。受此影响,公司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减少,预期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哈投股份称,证券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度减少,证券业务股票质押业务罚款收入减少,导致营业外收入减少。
指出,2022年7-12月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14亿元,减少公司2022年7-12月合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22.17万元。其中,江海证券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质押业务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量减值准备,2022年7-12月计提减值准备6430.77万元。
全年业绩的正增长表现,较大可能与公司自营表现突出有关,其2022年三季报即是因自营业务表现较好而提振公司整体业绩。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方正证券实现投资收益4.54亿元,同比减少1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27亿元,同比增加5.37亿元。
称,2022年度,受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基金发行及交易规模同比下降,公司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22年度,公司股基交易额同比基本持平,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证券业务相关收入同比略有增长。2022年度,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略有增长,其他收益同比增长。综合前述因素等影响,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对于即将更名为“麦高证券”的网信证券,公司净利润达29亿元有其特殊性,母公司指南针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网信证券经历了破产重整这一特殊的过程,根据最终的重整方案,网信证券2022年7月份计入‘破产重整收益’近29亿元。”
市场对券商2023年业绩改善预期提升,此前处于估值底部的券商受到市场青睐,板块1月份大幅上涨。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1月20日,证券指数当日明显回落,但该指数1月内目前仍有涨幅11.23%,49只券商股中48只涨幅月内区间涨幅超过5%,其中20只券商股涨幅超过10%。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证券板块指数大幅收跌1.55%,但成功站在5日均线上方,究竟是为节后的起跳做下蹲准备,还是就此回落进入调整期,关注券商股的投资者有更多期待。
国泰君安非银研究认为,2023年,预期非银板块基本面均将有超预期的修复,其中券商板块基本面的超预期除了资本市场回暖预期外,注册制改革等因素也是券商板块基本面改善的重要驱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