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各地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单一种植,唱“林草戏”、念“山海经”、打“科技牌”,让更多天然资本产出多样甘旨,帮力食物供给更多元,居平易近餐桌更出色。
若何更好树立大食物不雅,满脚人平易近群众饮食需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央广网黑龙江频道将以图文、视频等全媒体形式,寻找向丛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备农业要食物,端稳“中国饭碗”向科技要谜底的龙江暗码。
央广网牡丹江12月7日动静(记者马俊玮)提起黑龙江省东南部的边陲小城东宁市,“黑木耳”必然是这所小城的标签之一。那些正在大棚里从菌包袋中钻出的一朵朵黑木耳成为了帮力村落复兴的大财产,成为村平易近致富“金疙瘩”。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东宁市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丰硕的林水资本让这里成为了优良黑木耳的从产地,这里的黑木耳形如弯月、色如墨玉、口感爽滑、味道鲜美。正在“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消息发布”勾当中,东宁黑木耳以843的品牌强度、181.9亿元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舆标记)排行榜第15名,连任全国地标产物食用菌类第1名。
“东宁是‘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现正在我们曾经构成了从菌种研发到菌包出产,再到田间办理、出产发卖、精湛加工以及烧毁菌包处置的黑木耳全财产链条。”东宁市黑木耳财产办理办公室从任王良武引见,2021年,全市黑木耳栽培量9亿袋,黑木耳干品产量4.15万吨,年买卖量10万吨、买卖额超65亿元,带动全链条发卖收入近百亿元。
正在东宁市东宁镇承平泉村,虽然户外冰天雪地,可是种植黑木耳的村平易近正忙得热火朝天。大师忙着制做菌包,为来年种植做预备。
“我们村现正在大部门人都处置黑木耳种植,本年全村一共种植黑木耳一千多万袋。”承平泉村党支部书记许华强说,现正在村里每年黑木耳财产收入约为40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90%。
承平泉村次要种植全筋黑木耳,做为黑龙江省仅有的几个受海洋性天气影响的村屯之一,每年黑木耳发展时节承平泉村城市被雾气覆盖,所以产出的全筋黑木耳口感适中,泡发率高,每斤优良干黑木耳能够泡出18-20斤鲜木耳。同时,承平泉村采用尺度化种植手艺,实行“统终身产,同一办理”的模式,从泉源上包管了黑木耳的质量平安。
2021年,承平泉村引进“大棚催芽”黑木耳种植手艺,操纵大棚节制湿度、温度,把黑木耳种植时节提前至三月份,将菌包运进大棚,包管菌包的通风供氧,进行启齿催芽。依托成熟的“催芽”手艺和办理体例,承平泉村的黑木耳发展总体进度比通俗黑木耳提前20多天。
“我们村的黑木耳质量优、口感佳、上市早,吸引了很多来自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收购商高价采办,正在上市初期发卖价钱能达到每公斤90元。”许华强说。
近年来,东宁黑木耳入选首批百个中欧互认地舆标记庇护产物,东宁市先后获得“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绿色黑木耳出产基地县”“全国食药用菌行业尺度化示范县”“全国特色财产百佳县”等30余项国度级殊荣。
目前,东宁市曾经建成200亩以上园区39个,黑木耳专业合做社89家,黑木耳出产相关企业125户;全市间接处置黑木耳出产的农户9300户、22000万人。
2021年,东宁市农人人均纯收入达30024元,此中仅黑木耳一项就增收16000多元,东宁市农人人均纯收入正在黑龙江省率先冲破3万元大关,并持续16年稳居全省第一位。
“目前,我们曾经研发并出产出黑木耳酱、黑木耳脆片、黑木耳糖等深加工产物,将来我们还将摸索出产黑木耳饮品,黑木耳胶囊、黑木耳面膜等。同时我们还将正在黑木耳尺度化、品牌化、科技化、金融化等方面发力,全力打制独具合作力的‘大食物不雅先行地’和百亿级黑木耳财产。”王良武说。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