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太平古城景区的骆越人家壮锦文创体验馆,只见馆内壮锦包包、领带、香包、绣球、冰箱贴等壮锦元素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正在仔细挑选着心仪的产品。
“这些壮锦包包非常漂亮、精致,旅途结束我要带些回去送给亲戚朋友。”国庆假期来崇左游玩的张女士在太平古城与非遗来了一场“零距离”接触。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融合民族与现代的元素,让壮锦以更加时尚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骆越人家壮锦文创体验馆老板黄彩继告诉记者,国庆期间,馆内接待了很多外地游客。
“大家在拓印过程当中要注意力度,同时要固定住物品的位置……”来自广东深圳的学生研学团正在唐社文创店体验非遗拓印。经过学生们耐心制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拓印作品跃然于纸上。
“拓印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庆期间,我们除了开展非遗拓印体验活动外,还开展非遗竹编、陶艺体验等活动。”唐社文创店负责人唐华说。
夜幕降临,古城内灯火璀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特色市集、临街商铺前人头攒动,游客们驻足观看,感受这个特色街区的历史韵味和文化气息。
一缸水、几滴漆,就能变幻出万千图案,漆扇制作近年来日益“出圈”。在非遗漆扇摊位前,许多游客排队体验漆扇制作技艺,在老板的指导下,游客缓缓地将团扇浸入放了颜料的水中,用手腕轻轻摇晃或旋转扇面,不同色彩的漆色在水纹的作用下自然附着在扇面上,再将扇子垂直出水,扇面上便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图案。
当天晚上,身着民族服装的天琴表演团队在景区内倾情为游客弹唱《天琴姑娘》《抱着天琴弹月亮》,优美的旋律、精彩的表演,获得游客阵阵掌声。
天琴是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民间称之为“鼎叮”。壮族天琴艺术是唱、弹、跳融合的歌舞音乐,主要流传于我市的龙州、宁明、凭祥等地。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