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揭阳 >

光明网评论员:从孩子的角度想想“研学游”

时间: 2024-08-06 20:01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暑假过半,研学游如热浪居高不下。一干名校到了假期,门口几乎天天交通堵塞;文化名胜到了此时,几乎都攒动着无数小小的遮阳帽。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研学市场规模1469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研学旅游成为我国旅游的基础市场之一”。来自家长们的具体观感则是,跨国研学大概4万到6万,跨省研学大概8千以上,“值不值难说”,但“怎么也得来一个”。

  都知道研学游的市场泥沙俱下。全国研学游相关企业已近三万家,但其中五成都成立于1到5年之内,一群草创企业就要支撑起“基础旅游市场之一”这么大规模,市场秩序可知。草台班子拉虎皮大旗,导游地陪变“专家导师”,是大概率情况。这些,选择研学游的家长们其实比媒体、专家、分析者了解得都清楚。

  之所以还要花钱押注,是因为中国孩子的假期只是严密的学习链条中的一个搭扣,功能是换一个场景继续输入和强化知识。这个场景可能是从教室换到卧室,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可能是从学校换到补习班,进行超前预习;同样可能是从常见的学习场景,进入名校、名胜、大自然、博物馆接受广义知识输入,研学游就是如此。后者的好处是,它既带上了“旅游”色彩,又能完成输入功能,对被输入者是个安慰,对家长们也是个安慰:总算又游又学,没有亏待孩子。

  中国小孩的假期,是不可能没有目的性的。其实中国的“假期”,也不可能没有目的性,不信可以看看这些年公共政策对“假期”的叙事。光明网评论员曾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分析过,这么多年来,带薪休假的动力一直是“旅游经济”和“拉动消费”。若非有这样纯实用主义诉求存在,甚至“带薪休假”四个字,都未必能享受到每隔一段时间就到舆论场里转两圈的标题待遇。从世纪之交中国“黄金周”产生时起,假日经济就一直是捆绑式议题,是“经济需要”“扩大内需”而非其他什么东西,在一直提拉着休假的公共论题,使之不至于沉没。

  “其他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它当然应该包括休息权、人性化工作的权利,但还应该包括一些更“文艺”的东西,一些关于生活本身的理解,关于怎么生活才是好的判断,一些关于人生的审美。孩子的寒暑假也是如此,总应该有一些高度目的性之外东西,那些使他们可以休息、卸包袱、畅快跑跳、平复精神的闲暇,一些纯粹的“无意义的”开心。毕竟,在教育周期中设定寒暑假,本身就是为了在高寒、酷暑时间避开强任务,而获得身心的修复。

  现在则是相反,恰恰酷暑时间,成了孩子们“上任务”的时间。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描述着那些在大太阳底下连续“特种兵式打卡”的、小小人儿的队伍,隔着画面也能感受到疲惫感。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这这样的身心状态下,能对耳边的讲述听得津津有味,或对眼前的“清北”心生欢欣雀跃的向往。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