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揭阳 >

非遗保护:传承镇江的特色文化

时间: 2022-08-19 17:34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2009年5月,镇江扬剧(金派)国家级传承人姚恭林和筱荣贵、古琴艺术“梅庵派”传承人刘善教、秦淮灯彩传承人陈柏华、缸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人许朝中等5人,入围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由此,姚恭林也成为我市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作为镇江非遗传承“第一人”,也是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姚恭林14岁小学毕业时便进入了镇江扬剧团,苦练动作、口腔等基本功,同时得益于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和自身的刻苦钻研,技艺飞速进步。

  1961年下半年,姚恭林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戏《借子》,饰演名叫黄志平的小生。对这一部作品,在1961年农历九月十一日的《镇江日报》还能看到相关报道,报道名为《‘借子’中的教与学》,同时还刊登了“金运贵在教学员姚恭林练习演艺”的照片。

  随后,姚恭林陆续出演了《挑女婿》《十八相送》《芳卿羞姑》等,这些剧目的演出中不仅让姚恭林的名气逐步打开,也让他逐步被江苏、安徽、上海等地的戏迷所喜爱,被称作扬剧金派“第一小生”。

  在沿袭金派唱腔的基础上,姚恭林又结合自身条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针对此出现了“金派姚腔”和“金声姚韵”的评价。1988年,姚恭林获得“白玉兰金奖”,1999年荣获江苏省首届“德艺双馨”演员称号等。

  在我市众多非遗传承人中,像姚恭林这样始终如一在传承非遗的岗位上履职尽责的还有很多。2017年12月,镇江恒顺香醋酿造技艺传承人乔贵清和茅山道教音乐传承人何春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我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6人。而截至目前,我市还有11人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5人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如此多人获评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对非遗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镇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现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见证了我市的历史发展变迁,是镇江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优秀代表,也是镇江文脉延续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非遗保护体系还是具体传承工作,我市都力争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在非遗保护体系方面,我市建立了国家、省、市、各市区四级非遗保护体系。《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条例》2017年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部关于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地方立法,条例详细讲述了传承人的权益与义务、申报与要求等。“除此之外,我们在全省率先针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开展了十三五时期中长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已全部结束。”

  在具体传承工作方面,通过资金扶持与广泛开展活动“双轮驱动”促进非遗留下来、活起来。“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项补贴,2017年该项补贴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升至2000元,2018年又针对市级非遗项目实行奖补。”非保中心负责人强调,“尽管补贴与奖补数目不多,但其代表着对非遗传承人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无论是在本市还是走出去,各类非遗活动丰富多彩,为我市非遗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在镇江,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大型非遗传承活动,如民俗文化周活动、白蛇传活动、非遗“三进”活动、“我们的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等,有些已成为镇江闪亮的文化旅游品牌。

  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各类非遗展演走出去,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如以恒顺香醋、梅庵古琴、乱针绣等为主线,在香港、******等各地举办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集体呈现镇江丰厚的历史遗存和现代文创,以此扩大城市影响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灿若星辰的非遗项目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它们保护好传承好。

  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这是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从实施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条例,到在全省编制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再到各类资金扶持政策与文化品牌活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一直走得很坚定,也必将走得更远。

  当前,人们的文化自信在不断觉醒,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期盼在与日俱增,引导非遗传承人坚守传承、深层次挖掘非遗内涵、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让非遗留下来、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更是扩大城市影响力、打造城市名片的有效路径。

  位于青海省杂多县的查旦湿地,是长江源区最大泥炭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原湿地保护核心区,也是雪豹、黑颈鹤、棕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

  今年以来,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购置40台数字指示秤投放到全县主要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果蔬店等消费集中场所,向群众提供免费的计量服务。

  2022年8月1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红岛段,白鹭和苍鹭在治理后的滩涂湿地上捉鱼。

  2022年8月17日,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岩村3组的落星空露营基地里人来人往,入夏以来,这里便成为人们夏日休闲的新地标。

  2022年8月1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国网安徽电力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对当地一家企业大负荷生产设备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指导企业节能(错避峰)生产。

  8月9日,来自中国、越南、尼日利亚、也门等国的摄影师和留学生,在澜沧江昂赛大峡谷体验漂流。

  2022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选手在那达慕大会上参加射箭比赛。日前,兴安盟那达慕正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举行。本届那达慕大会期间将举办诗歌那达慕、传统美食那达慕、音乐那达慕以及赛马、射箭、搏克比赛等活动。

  2022年8月8日,在重庆万盛经开区南桐镇金兰坝村,青山绿野与金黄色稻田和鱼塘相互映衬,田野的线条在稻田中穿梭,美不胜收。近年来,当地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将绿色还给矿山,昔日采煤沉陷区,今日放眼满山绿。

  近几年,青海省不断加大投入和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显著提升,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随着暑期到来,天台山进入旅游旺季,当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提升太阳文化资源,聚力打响日照太阳文化品牌。

  暑假期间,东港区充分发挥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用,招募老师、志愿者等深入到268个乡村书屋,为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服务,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姚家塝村在灼灼其华的紫薇花和翻着金浪的水稻点缀下,恰似一幅恢宏绚丽的锦绣画卷。

  2022年8月3日,由中铁十一局施工的湖北省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T3主墩顺利实现转体。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蜜蜂养殖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蜂农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2022年7月29日,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闫乡东吕店村农民为铁棍山药进行管护作业。盛夏时节,豫西大地黄河南岸广袤的田野里,红薯、铁棍山药、葡中药材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农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管护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2022年7月2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条沿村1500亩梨园内,脆甜可口的翠冠梨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装箱、运输,呈现一片繁忙的丰收美景。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市场行情看好,预计全村梨子总销售超千万元,人均增收超2000元。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