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河源 >

人才年轻化不是一味“卡”年龄

时间: 2025-02-16 14:09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近些年,35岁年龄红线成为很多求职者的焦虑来源之一。不少单位在招聘博士毕业生时,明确“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近日,有媒体曝光,在35岁“硬杠杠”基础上,有地方将年龄红线岁等更低龄的“门槛”。

  过于严苛的年龄要求,不仅让一些优秀人才错失心仪工作机会,也可能让年轻人的学业和人生规划卷入“赶进度”的快车道。要求引进博士在28周岁以下,意味着应聘者需要在各个求学阶段“无缝衔接”,一旦在某个节点稍有耽误,便会错过年龄红线。

  按部就班、“一气呵成”的求学旅程当然不错,但如果年轻人没有遵照固定的“社会时钟”,也应该被理解和包容。比如,不少人在本科、硕士毕业后,从事若干年的具体工作,再选择读博深造。有人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后不着急走向人生的下一程,而选择体验“间隔年”。也有人因为考研二战、三战等情况,人生进度不得不放缓。

  年轻人尝试不同方向,是不断理清思路、认识自我的过程。招聘人才的年龄条件过于严苛,对于希望拥有尝试机会的年轻人并不友好。当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进行年龄计算、生怕错过最后的节点,就容易瞻前顾后,不敢轻易探索尝试。

  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具有不确定性,不少博士生会面临延迟毕业的情况。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中延期毕业者比例达到49.4%。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研究难度超预期、实验过程不顺利、与导师沟通不顺畅等主客观原因。

  谁又能说,一名勇敢向科技“无人区”进发,因“死磕”高难度课题而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的博士生,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呢?毕业时间稍晚一些,不该成为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的理由。

  用人单位希望优化人才结构无可厚非,但年轻化导向绝不是一味“卡”年龄。引进人才时,最应当关注“才能”二字,追求人才水平与岗位需求的适配度。真正善待青年人才的地方和单位,不如打磨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有真本领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