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标签 | 邮箱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肇庆 茂名
广东经济 广东资源 广东旅游
数字广东 广东扶持 广东基金
广东科技 招商引资 企业风采
广东文化 广东风采
广东故事 广东人物
特色品牌 政策法规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东莞 >

6元的玉米为什么“不贵”

时间: 2022-09-28 07:23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点击: 1563 次

  近日,网红辛巴称东方甄选将批发价7毛钱的玉米,加价卖到6元,丧了良心。随后新东方主播董宇辉回应,东方甄选卖的玉米,收购价已经2元,且农产品根本没有暴利,赚很少的钱。

  7毛钱的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6元一根贵不贵?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打着助农旗号的直播电商,真的能帮农民提高收入吗?网友抛出的一连串的灵魂考问,让助农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虽然辛巴最后在直播间鞠躬道歉,但不代表这种对中间商的天然“敌意”消失。而辛巴挑起的战火,连农民自己都不买账。抖音上的五常大姐“刘美娜”怼辛巴,抛开品质谈价格,不叫助农,这叫损。

  中国农产品产业链薄弱,农户、中间商、直播,都会深感赚钱不易。一味喊着消灭中间商的那些人,未必是真正从助农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

  电商助农是不是伪命题,关键点不在于电商的角色,以及中间商到底赚取了多少差价,而在于各个环节能否各司其职,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高度流通,最终才是有效地助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助农这件事上,永远是孤掌难鸣。不要总想着消灭中间商,消灭中间商也消灭不了差价,消灭中间商意味着消灭分工和专业。

  农户不是割裂于产业链之外的存在。相反,农户是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其中一环,现代商业逻辑下合理的供应链体系,不是只有中间商赚钱,更不是只有农户赚钱。

  电商助农不是倾销劣质积压农产品的工具,更不是借此压价大批量采购的筹码。而是让农户能够把货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而后续供应链上的各环节也能赚到钱,解决农业“小散弱”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这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也是最现实的助农。整个链条有机协作的根本,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无限缩短,彼此信息对称,供需相拥。

  市场上卖6元的玉米,相较于平价的大路货,可能育种、土壤要求、种植成本更高,品质更好。无论是电商搭台,还是菜场出力,后续的渠道成本也有不同,只要能让这些优质玉米触及到目标客户,实现精准对位,“6元”和“7毛钱”就不再具备可比性。

  农民对于生活的期盼不止于单层次的脱贫增收。助农要在提前锁定需求、降低滞销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商户的确定性收益,让农户在种植上投入更多精力,获取更大回报。

  如果把助农的概念扩大,便是针对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落后环节进行攻关,提升农产品上行的能力,助力产业链的进阶,把最新的技术商用,创造更多更有竞争力的玉米占有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栏目列表

社会新闻

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点击排行

更多>>

特色资源

更多>>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招贤纳士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