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六苴镇种植的羊肚菌迎来成熟采摘期,一朵朵鲜嫩水灵的羊肚菌抢“鲜”上市,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走进六苴镇羊肚菌大棚,菌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撑起褐色“小伞”破土而出。放眼望去,丰盈饱满的羊肚菌长势喜人。六苴镇波西村村民王家禹和父亲正在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王家禹熟练地掀起一片覆盖在土壤上的塑料薄膜,露出下面湿润、肥沃的土壤和其间生长的羊肚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王家禹连续两年种植羊肚菌,去年试种成功后,今年他扩大了种植面积,总计约6亩。王家禹表示,接下来他将继续扩种羊肚菌,推动羊肚菌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在查看羊肚菌长势的间隙,王家禹告诉我们,按照目前的长势,今年他家6亩羊肚菌可采摘1吨4左右,产值预计可达到12万元左右。2024年,他计划继续再种6亩,扩种到10亩左右的面积。
种植玉米、蚕豆等传统农作物是六苴镇从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微薄,耗时耗力。羊肚菌的种植不仅调整了六苴镇产业结构,还显着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水平。村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种植羊肚菌后,就近在羊肚菌基地务工,丰富了经济来源。
“我回来种羊肚菌最初的想法是因为村子里像我父亲这辈的老人家,之前种玉米,种蚕豆,劳动强度太大,收益又不高。所以我一直在想着找个比较轻松点的,价值又高的经济作物回来给他们种。试种羊肚菌成功,满足了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收益这两方面的需求。”王家禹说。
在王家禹的带领下,如今,小小羊肚菌不仅成为六苴镇村民的致富伞,更成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讯员 周泽 张正江)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