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获悉,榆林全面取消煤管票,是经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查组督查的结果。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给榆林市的煤矿产能,由当地煤管站分解到各煤炭企业,而煤管票绑定了煤炭的生产、运输、销售,变身“煤绑票”。榆林市对煤炭产供销违规设置行政许可、行政检查,阻碍煤炭保供给、保畅通,并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负担。
“听起来有很多用处,甚至有人觉得这是一项可以推广的管理经验。但煤管票的设立于法无据。”了解督查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主体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政府并无权限。“榆林煤管票制度涉及票的印制、发放、查验和稽查,这些行为没有法律法规支持,是地方自行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检查。”
更为严峻的是,煤管票破坏了保供、保畅、保产业链。“煤管票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设置前置条件,不经发票许可,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就落实不了,影响保供大局。把煤管站设在矿区及公路上,运煤车不得出榆林市界,阻碍正常物流交通,进而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而榆林又是重要的产煤区,长此以往对全国煤炭保供将产生连锁效应,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也相违背。”
上述人士还透露,煤管票由榆林市财政局负责监制和印制,2021年累计印制1298万份。“早年,企业领票时每本缴纳1元/吨的水土资源保持费,后改为收取押金。这又是一笔不小费用,比如府谷县按3万元/本标准缴纳,截至今年8月31日已收取押金48486万元。榆林能源主管部门声称,煤管票是为了限制煤矿超产能生产、防止黑煤窑、方便计量、作为征税参考。事实上,煤矿产能管理由矿监部门负责,非法开采由矿产资源部门负责,计量有出厂磅单作为依据,税务部门以发票而不是煤管票作为计税依据,煤管票所谓的职能均不成立。”
围绕煤管票为何取消、如何取消,以及取消后的落实、管理等情况,记者给榆林市能源局发去采访函,对方表示不接受采访。记者又多方了解到,继8月31日督查组谈话后,榆林市政府表示立即整改,决定从9月1日起停止煤炭检查站工作、停止发放煤票,市能源局向各县区回收已发放的煤票,且不再开展煤票验票业务。
据易煤资讯9月5日统计,取消煤管票后,榆林煤矿的产能得到放大,主产区煤炭价格已出现松动。中宇资讯分析显示,相关复杂程序减少,使矿上的运输流通速率较之前有所加快,目前来看,取消煤管票暂无其他方面影响。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